“给定资料5”中卡耐基基金会前主席卢塞尔说:“公益慈善组织要成为‘玻璃做的口袋。”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公开与公信”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主旨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3)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语言流畅,1000—1200字。
【经典范文】
以公开换公信
华图在线申论组 “玻璃做的口袋”,指的是公益慈善组织的各种资金走向必须清晰透明,一览无余。而公开,就是把具体情况公之于众;公信,就是公众信用,公信力就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信对公益组织而言非常重要,关系到公益组织的公共筹款能力。而好的公信来自公益组织在运作过程中积累的社会认可和信任程度。可现实中诸如此次疫情中“武汉红会”等负面事件屡屡出现导致了公信力危机的进一步凸显。而这些事情爆发的关键在于缺少公开。因此,加强公益组织的信息公开工作是提升其公信力的必要选择。
信息公开能够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慈善行为的规范运作,需要自律和严管,而自律和严管的主要途径就是信息公开。信息不通畅,就不能及时问责和纠错,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问题。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藏着掖着确实能避免一些麻烦,但长此以往没有不透风的墙,必然会导致误会越来越深而使得双方渐行渐远。同样的道理,在此次疫情中,捐赠物资去向的不及时公开,导致物资去向出现问题,最需要物资的协和医院却物资紧缺,武汉红会却一直没有给出合理的答复,最后在网友的调查之后才知道物资的去向,影响了最终的落实效果,造成了群众对红会的公信力丧失。而其物资来源于公民的口袋,公益组织受公民之托履行其责任,具有强烈的“大众化”属性,如果不及时公开接受监管,确实容易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说,信息公开可以让慈善行为更加规范,进而公信力得到提升。
信息闭塞会导致群众对其不信任。当然也有人说信息过于公开就容易暴露隐私。确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隐私权的,但在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中,只有涉及到个人事务才涉及到保密。而任何一种公共事务,只有公开透明,人们获取了正确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这一点上,韩红的基金会却收获了大众的信任,她在采访中的一句话“原来一包方便面都是可以公示的”给了大众信心。一位网友表示,在给韩红基金会捐钱之后每年都会收到基金会的年度报表,哪怕之后再没有捐过。这样的结果不也刚好证明了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问题的暴露永远不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一定的公开和问责制度,纵观美国基金会的历史,也是在不断的问题和磨合中逐渐成熟的。在诸如公益这种公共性事务中,也只有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获得公众信任,最终促进公信力的提升,让公益事业真正展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