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对常识都有的考察,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今天宁夏华图小编帮你们整理了三伏和三九常识,希望对你们的考试有所帮助
三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气温较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个庚日为末伏的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三伏为什么热门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比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较高峰,天气就热门。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九
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的三个寒天,其是一年中较寒冷的一段时间。具体计算方法是,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个九天叫做“一九”,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年中较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就暖和了。冬至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推“九九”八十,即是在公历3月下旬(春分前后)便“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
三九为什么较冷
在冬至时期,白天较短,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较小,单位面积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强度较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较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较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同时,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也很缓慢。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
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才达到较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较低(并非全国如此,年年如此,具体因地域、因年岁而异)。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刷题练习
1、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说勤奋的人在较冷的“三九天”和热门的“三伏天”里都坚持锻炼。下列不是“三伏天”热门的原因是( )。
A、地面辐射增温
B、太阳光直射
C、空气湿度大
D、晴朗少云
【解析】B
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三伏天”大约是七月上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处于夏季。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气温比较高的时候,人体需要散热。人体散热依靠的主要是出汗,汗水挥发会带走热量。在湿度大的地方,水分的挥发速度受到影响,于是散热速度变慢,这样人体就会觉得更热。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高压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随之地面辐射增温(地表向近地面空气辐射热量),空气升温后,人便感觉炎热。七八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不会有太阳直射的机会,因此,太阳光直射不是“三伏天”热门的原因。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宁夏华图官方微博 | 宁夏华图微信公众号 | ||
![]() |
微博:@宁夏华图 |
![]() |
公众号:宁夏华图(ningxiaht) |
想了解此公告考试内容及获取备考资料,关注官方微博 |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公务员考试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