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2020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在疫情影响下,公职类岗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前几天,一条#汶川地震获救女孩成了军队文职护士#的热搜向大众科普了“军队文职人员”,引爆了讨论。
军队文职人员是指在军民通用、非直接参与作战且社会化不宜承担的军队编制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的非现役人员。主要从事教育科研、工程实验、医疗卫生、文艺体育、图书档案等技术工作和事务性管理工作。
2018年公开招考,2019亮相国庆大阅兵,军队文职的热度不断上升。
在薪资待遇上,军队建立统一的文职人员工资制度,也就是说全国各地统一薪资标准:入职本科生工资720左右,转正后在900上下,随岗位等级晋升而上涨;发放住房补贴、房租补贴;“五险一金”全齐,个人缴纳的部分还补给你…… 这些加起来,轻轻松松月薪过万!加上年底双薪、健康体检、探亲休假、子女入托入学等福利,一个都不能少。
与事业单位的五大类相似,军队文职有管理岗和技术岗。招录单位主要是军级以上机关和非作战部队,比如院校、医院、科研院所、文体单位、干休机构和管理部门等。对应的岗位也包括高教、工程、医疗、会计、干事、参谋……等等,十分多样化,晋升渠道透明,报考门槛也较低。2019年计划招录19523人,33.8万人报名,24.9万人参加笔试,平均报录比为17:1,竞争压力远小于其他公职类考试。
军队文职笔试共科目和1门科目,对比事业单位考试有很高的重合度:
可以说,公职类考试在内容上融会贯通,军队文职偏向对国防和军队知识的考察,大部分考生可以做两手准备,同时报考。
军队文职的科目则包括理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医学、艺术学和管理学等13个学科门类共44个,可以说是吸纳各个行业的人才,加入强军力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