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行祭孔大典纪念孔子,就是要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使之不断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怀抱走向世界。
文中“和而不同”指的是( )。
A.中华文化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B.中华文化和别的民族文化互不相连
C.中华文化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
D.中华文化要和其他民族文化由不同逐渐走向融合
2.祭拜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一些地方的公祭活动沿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路走得太远,缺乏引导和相应的规范管理,公祭级别越攀越高不说,公祭对象也变得五花八门,从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到民间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不一而足。如此公祭, />到底还有多少弘扬传统文化的意味?这段话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祭拜祖先是传统文化,适当引导公祭能弘扬传统文化
B.对公祭活动应加强引导和规范管理
C.一些地方的公祭活动已经丧失了弘场传统文化的意味
D.公祭活动应避免攀比奢华之风
3.文学较基本的特征是对自由心灵的表达,是伟大思想与丰富想象力的结合。而“网络文学”的特质正是“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网络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职业,而且绝大多数与文学无关,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身份背景千差万别,他们的创作也因此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与传统文学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相比,神与貌皆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我们以认知面对这一文学形态。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较鲜明的特征是“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这与目前主流文坛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而职业性作家文学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在写作中生存”。
下面叙述中,不属于网络文学特征的是( )。
A.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
B.网络作家有着与文学无关的身份与职业,因而创作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
C.以颠覆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
D.“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作家是“在生存中写作”
4.西方学者常常笑话说,你们中国人好笨,有青铜器却不用来生产。我们当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但多不好。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
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
对文段中“多不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多”不利于社会生产
B.“多”会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C.“多”不符合中国社会生产的需求
D.中国的社会生产没有“多”的必要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词语理答题。
“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是指面对其他民族文化时,中华文化应秉持的开放、和睦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A。
B选项“互不相连”的表述明显错误;C选项片面强调“兼收并蓄”;D选项过于强调“融合”,抹杀了“不同”。
2.答案:B
解析: 转折关联词“但是”之后指出,一些地方的公祭活动“缺乏引导和相应的规范管理”导致公祭级别盲目攀高,公祭对象混杂,从而对弘扬传统文化起不到促进作用。可见,作者的意图就是呼吁加强对公祭活动的引导和规范管理。因此,本题答案为B项
3.答案:B
解析:
4.答案:B
解析:
在“多不好”之后,我们看到了解释,“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不愿意
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选项B与解释都指出破坏自然的意思,故选B。
——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0宁夏公务员考试公告丨职位表下载丨考试大纲
考生通道——2020宁夏公务员报名入口丨准考证打印丨试题
辅导课程——2020宁夏公务员笔试课程丨网校课程丨直播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