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行测

首页 > 宁夏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2020年宁夏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文章阅读(165)

未知 | 2020-06-23 15:11

收藏

  人体血管内的血液昼夜奔流不息。然而一旦血管出现小破口,流出的血液便会在短时间内凝固(coagulation),以阻止更多的血液流出。这种神奇的保护机制涉及一大串连锁反应,已知参与其中的物质多达数十种。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 ,层层递进,经过一系列级联和放大效应较终使得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正是由于后者的出现,液态的血液才慢慢转变为胶冻状并不再流动。

  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多数为蛋白质,它们在肝脏合成、降解和失活,因而肝脏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肝功能差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皮下淤血。除此之外,肝脏合成某些凝血因子还少不了一种营养素的帮助——这就是维生素K。

  维生素K的促凝血作用是在1934年被一位名叫达姆(Henrik Carl Peter Dam)的丹麦科学家发现的。1929年,达姆在一项针对小鸡的实验中注意到了某种异常:当食物中长期缺乏脂类时,小鸡开始有自发出血的现象。达姆采集了鸡的血液,发现鸡血的凝固时间大大延长了。这说明脂类食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5年之后,达姆确认麻籽中富含这种止血物质,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凝血维生素”或维生素K。

  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作为谷氨酸γ羧化反应的辅因子,维生素K能够确保肝脏产生足够的正常凝血因子,继而凝血反应正常进行。天然维生素K(K1和K2)不溶于水,因而需要从富含脂类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中摄取。但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会缺乏维生素K,因为还有部分维生素K(K2)可经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的吸收依赖胆汁,因此当胆汁流动的管道(胆管)被结石或肿瘤阻塞时,患者常常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继而产生凝血障碍。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维生素K的合成能力不足,容易缺乏维生素K而产生出血症状。针对上述人群的出血,补充维生素K会取得很好的止血效果。

  1.填入文章段划横线处较恰当的一项是( )。

  A.相互依存

  B.紧紧相连

  C.环环相扣

  D.彼此交集

  2.下列有关“维生素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在人的肝脏合成

  B.存在至今不足百年

  C.血管破裂时起作用

  D.凝血因子的合成

  3.文章较后一段提到的“上述人群”不包括( )。

  A.新生儿

  B.肝病患者

  C.胆管结石患者

  D.胆管肿瘤患者

  4.普通人并不需要补充“维生素K”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可由食物获取或由肠道生成

  B.这种维生素不能与水相融

  C.一般很少发生血管破裂现象

  D.人体肠道内菌群非常丰富

  5.下列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较恰当的是( )。

  A.维生素K的凝血作用

  B.维生素K的发现

  C.人体自身的凝血功能

  D.一种参与凝血的因子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

  根据后面的“层层递进”可排除A、D;观察B、C,显然C更符合语境,前后搭配连贯。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D

  解析:

  A项,“维生素K”也可从食物中摄取,表述错误;B项错误,“维生素K”一直存在,而发现时间不足百年,表述错误;C项,“维生素K”可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血管破裂时起作用的是凝血因子,表述错误;由C项分析可知,D说法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B

  解析:

  根据就近原则,可知“上述人群”对应前面两句,包括新生儿、胆管结石和胆管肿瘤患者。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A

  解析:

  由“但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会缺乏维生素K,因为还有部分维生素K(K2)可经肠道细菌合成”可知,A说法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C

  解析:

  A、D明显不对,属于偷换概念,维生素K只有促凝血作用;B项是对第3段的概括,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0宁夏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下载考试大纲

  考生通道——2020宁夏公务员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试题

  教材资料——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0宁夏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直播讲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