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8月14日,占地272亩,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4层喷泉“鲤鱼跳龙门”水景,削掉真山建假山瀑布群,天坛祈年殿造型的图书馆……刚摘掉深度贫困县帽子不久的陕西商洛市镇安县斥资7.1亿元建“豪华中学”引关注。
再穷不能穷教育,但凡事过犹不及。镇安中学新址共有24栋主体建筑,设置120个教学班,计划容纳6000名学生,将极大改善山区教学条件,对当地孩子确实是。然而,校园内许多与教学无关的设施让人心生疑窦。
对学生而言,长约50米、落差15米左右、花费200余万元的假山瀑布有助于学习吗?
依靠4层“鲤鱼跳龙门”喷泉水景就能“”?
学校餐厅4楼有多个包间,红木铺地、座椅扎花、餐具考究,学生们能进去吃饭吗?
(来源:人民网)
热点模拟考场
近来,占地272亩,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4层喷泉“鲤鱼跳龙门”水景,削掉真山建假山瀑布群,天坛祈年殿造型的图书馆……刚摘掉深度贫困县帽子不久的陕西商洛市镇安县斥资7.1亿元建“豪华中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对于脱贫县建“豪华中学”,你怎么看?
热点分析
刚摘掉深度贫困县的帽子就斥资7.1亿元建“豪华中学”,专注于设施上的豪华,而忽略了教育的本真。我认为对此行为应该予以反对,并且需要各级加强反思的。
毕竟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各地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并非追求的是校园表象的豪华,而是着力在补短板、强基础、努力教学质量和水平之上的。在确保校园设施安全实用的基础上,关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的培养,这些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有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看似小事,其实攸关个人和之命运。于个人如此,于亦然。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中,就严格要求严禁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禁超标准建设豪华学校,每一笔教育经费都要用到关键处。但即使在如此严令之下,镇安县斥巨资建造的“豪华中学”依旧浮现。
对一个刚刚摘掉贫困帽的县来说,更应厉行节约,因为除了中学教育,还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更不要说社保、养老、医疗、基建等民生工程,方方面面都需要财政投入。而“豪华中学”的一系列“非必要”设施,不仅会给当地造成沉重财政负担,同时对于教育本身而言也是较大的“戏谑”。对于此类现象,既要反思,也需严令整改。
对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主动介入调查,做好相关完善整改。
“豪华中学”的出现,难掩形式主义之实。有关部门应该主动介入,加强资金投入建设是否存在猫腻等的调查。
对于存在违规的地方应该加大惩处力度,溯源追责;对于已建成的学校更应考虑的是如何将其发挥实效,让建好的硬件设施充分运转起来,让“形象工程”变成真正的“惠民工程”。
、实现舆论公开,完善相关政策。
斥巨资建“豪华中学”早已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而对于决策背后及建设工程标准等相关方面,当地政府也应就相关内容做好舆论公开。同时,管理者也需秉承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形象工程”。严格贯彻政策,合理资金分配及投入,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实效。
第三、社会引导,完善监督机制。
设施的豪华难以教育的质优,无论上至,还是下到地方政府,都应该警惕奢华之风向民生工程蔓延。加强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借助社会大众、舆论媒体的有力监督倒逼相关部门增能增效。
总之,重视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入,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应该综合地方财政量力而行,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脱贫县建“豪华中学”,举债把校园打造出“形象工程”,如此现象或行为皆需要令行禁止。巩固脱贫实效的同时,守好教育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