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时政热点

首页 > 时政热点

时事热点: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人民日报 | 2020-08-20 11:30

收藏

  记者从航天局获悉,8月20日,我国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该星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专项打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初步形成,将进一步满足用户在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城乡建设监测评价、农业调查统计等方面的数据需求。

  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在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仪式上表示,2020年是专项数据应用推广建设的关键年,要数据应用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体系效能,推进遥感应用产业发展;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机制,打造遥感数据共享应用服务平台;要加强国际数据交流共享、国际产品生产服务等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塑造“中国”国际合作核心,促进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要进一步加强工程多类卫星的联动应用,将实践检验的“模式”推广应用到后续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实施中来,为助力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倡议作出更大贡献。

  七号卫星于2019年11月3日发射,卫星搭载了双线阵立体相机、激光测高仪等有效载荷,了亚米级立体测绘相机技术,能够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光学立体观测数据和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该工程是全球采用两线阵+激光测高体制实现1:10000立体测图的卫星工程,大幅了我国卫星对地观测与立体测绘的水平。该卫星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用户的有关数据需求,还可为“一带一路”沿线提供有力的空间信息支撑,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航天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卫星在轨测试期间,对土地违法监察、基本地物要素识别、农作物种植面积测量、公路建设施工监测等方面的一系列功能进行了验证。为助力今年5月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工作,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利用七号、资源三号等卫星获取遥感图像,绘制了1:10000比例尺地形图,为登山队登顶提供了地形参考;借助立体测图功能,卫星为牡丹江“曹园”违建问题查处提供了辨率立体数据;在公路建设施工监测方面,卫星针对交通高边坡的设计及建设情况,利用多期影像对高边坡建设进展、边坡填挖方量等进行了识别和解译。下阶段,卫星将在全球地理信息获取、自主数据提供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专项是《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所确定的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2010年批准启动实施以来,已发射多颗卫星,数据在20余个行业、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得到广泛应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二号卫星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施工过程中拍摄了一系列遥感影像,为施工进度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撑。进入汛期以来,三号卫星对鄱阳湖区进行了跟踪拍摄,全天候捕捉、分析洪灾数据,极大地了该地区抗洪救灾能力。在扶贫方面,我国以遥感数据为支撑,调查甘肃省陇南市生态环境资源本底,分析区域贫困特征及成因,对增强贫困片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019年,有境外反华分子在社交账号上宣称中国的“三峡大坝已经变形”,对此六号拍摄了三峡大坝卫星图像,直接有力地反击了不实谣言。系列卫星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文章来源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509430334720096&wfr=spider&for=p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