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2020教师资格证笔试_之“和惩罚”

华图教师 | 2020-08-31 14:18

收藏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之“和惩罚”

  斯金纳提出的和惩罚两个概念极易产生混淆,在这里详细区分一下两个概念。

  一、精选内容

  1.

  是指是使用适当的物以此获得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只要能增强行为概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物。可分为正和负。正被称为积极、阳性,是对有机体呈现一个愉悦刺激使其行为反应概率增加;负又称为消极、阴性,是对有机体撤销或中止厌恶或消极刺激使其行为反应概率增加。

  1.惩罚

  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行为反应后,对其呈现一个厌恶或消极刺激来减少、抑制其此反应的过程。惩罚又可分为呈现性惩罚和取消性惩罚。呈现性惩罚是对有机体呈现一个厌恶或消极刺激使其行为反应概率减少;取消性惩罚是对有机体撤销一个愉悦刺激使其行为反应概率减少。

  二、实例比较

目的 给予刺激 例子 取消刺激 例子
行为增加(+) 正(+) 一旦你考出好成绩,我就给你买一台电脑 负(+) 一旦你考出好成绩,我就不打你了
行为减少(-) 呈现性惩罚(-) 一旦你考的不好,我就打你 取消性惩罚(-) 一旦你考的不好,我就不让你看电视了

  正:爸爸带小明吃肯德基奖励(刺激)小明晚上看了书(行为)。

  负:老师说小明今晚不用罚抄作业(刺激),表扬他今天主动打扫教室卫生(行为)。

  呈现性惩罚:爸爸说小明上学迟到了(行为),回到家罚抄作业(刺激)。

  取消性惩罚:老师说小明上课讲小话(行为),所以老师不会带他去参加春游活动了(刺激)。

  三、试题再现

  下列实例中运用了负原理的是( )

  A.综合考虑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日常品德表现,陈老师为品学兼优的娜娜颁发“三好学生”奖状及小奖品

  B.倪妈妈为激励小晶成绩,提出若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的名,就给她买一直她想要的手机

  C.周妈妈为激励小茹成绩,提出若她本学期期末考试没有考进全班名,今年就不带她出国旅游

  D.苏妈妈为激励小玲成绩,提出若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考进了全班名,就免去她每周末洗碗的任务。

  答案:选D

  解析:负是取消一个厌恶刺激来增加反应概率。倪妈妈是想要小玲成绩,增加诸如看书学习的行为概率。D选项免去她洗碗,就是取消了她不喜欢的刺激,属于负。A、B属于正。C属于惩罚。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