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数》教学设计
1.题目:成数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3)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成数与百分数的关系及生活中的应用;
(4)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合理板书。
4.考核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实施。
教学设计
课题:成数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2.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提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体味学习数学的价值。
难点:
:成数的理解。
难点:成数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三成”……
提问:同学们还在哪里看过相关信息,二成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二、新课讲授:
1.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得出概念,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目,理答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350×(1-25%)=350×75%=350×75/100=262.5(万千瓦时)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