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军制的调整改革,2018年起,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此后,军队文职人员开始闪亮登场,到如今已经是第三次招考。
我国越来越重视军人的“后院、后方”,那些默默站在军人背后肩负起家庭重担的军属,也成了军队人员组成的的一分子。
有很多人疑问:军队文职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岗位,和现役人员有什么区别?有无编制?
今天我们就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军队文职职业的相关问题。
一、军队文职人员身份
首先,我们从军队文职身份属性层面,介绍一下什么是军队文职人员。
根据改革后的职能定位,需从两个层面解释:层面上,文职人员享有工作人员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在军队层面上,在军队编制岗位上从事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的非现役人员,不直接参与作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
具体规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条。
二、军队文职与现役区别
1.文职人员不是现役军人,没有军籍,但属于在军队规定的编制岗位工作的人员,是军队力量构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军队文职人员也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
2.文职人员和文职干部,二者不属于同一个管理体制,文职人员依据《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规定》管理,文职干部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条例》管理。文职干部是现役军人,除没有军衔外,其他管理方式与现役军官一样,而文职人员没有军籍,属于军队使用的非现役人员;二是文职干部实行委任制,而文职人员实行聘任制,合同期限一般为3年至5年,面对社会统一招考,工作岗位稳定。
3.文职人员主要编制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技术干部职务,以及为机关、院校、医疗等单位服务的部分行政事务、生活干部职务;师以下作战部队、试验训练部队和部队,原则上不编配文职干部,工作内容相对较为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