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时政热点

首页 > 时政热点

小年有哪些习俗?南方北方小年习俗有何不同?

腾讯新闻 | 2021-02-04 11:50

收藏

  有说法称,传统上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后期帝家提前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爷,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也提前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北方地区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地区则多半把腊月二十四定为小年。

  北方小年

  吃糖瓜

  糖瓜,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吃麻糖的原因是为了把灶神的嘴巴用糖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玉皇大帝,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在祭灶之后,大人孩子也都会吃一点糖瓜,此时更多的是强调吃糖瓜带给人们的甜蜜感和对新年的期盼。

  吃饺子

  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而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剪窗花

  剪贴窗花是北方较盛行的民俗活动之一。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

  扫房

  小年这天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饶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从古至今都存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人们认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南方小年

  吃年糕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年糕和北方人过年吃饺子一样是讨彩头的食物,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掸尘

  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在南方,小年这家家户户要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爷把土带走。

  洗浴、剃头

  民间认为,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生活情况的灶爷就要启程了,想要讨好这位他,要注意个人卫生,大人小孩都要在沐浴理发后干干净净地“祭灶”“祭神”“祭祖”。来源:综合北晚新视觉
  文章来源:https://new.qq.com/omn/20210204/20210204A03Y2N00.html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