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2021宁夏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巴甫洛夫

华图教育 | 2021-02-14 10:20

收藏

  巴甫洛夫

  【人物简介】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派创始人,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毕生从事心脏生理、消化生理、神经活动生理的研究。在研究消化生理的过程中,形成了条件反射的概念,从而开辟了神经活动生理学的研究;在精神病学的研究中,提出了两个信号系统学说。

  【主要著作】《动物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二十年经验:条件反射》《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

  【主要理论】

  1.条件反射分类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如婴儿见到常用的奶瓶就欢喜,并伴随唾液分泌。

  根据条件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将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信号系统活动和信号系统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2.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用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的强度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和耐力的标志,强的神经系统能够承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平衡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二者力量大体相同则为平衡,否则是不平衡。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能迅速转化是灵活的,不能迅速转化则是不灵活的。他提出的类型和特征如下表所示:

  神经活动类型与现代气质类型对照表

神经活动类型 神经活动过程 气质类型
不可遏制型 强、不平衡 胆汁质
活泼型 强、平衡、灵活 多血质
安静型 强、平衡、不灵活 黏液质
抑制型 抑郁质

  3.性条件作用理论

  (1)四个概念: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呈现铃声不能诱发狗的唾液分泌,这时的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前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时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性条件作用”。

  (2)条件反射的学习规律

  ①获得与消退

  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作条件反射的获得过程。

  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削弱,并较终消失,即条件反射的消退。

  ②泛化和分化

  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分化是指辨别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

  ③恢复

  消退现象发生后,如果个体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条件刺激再度出现,这时条件反射可能又会自动恢复。这种未经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被称之为恢复。

  【试题示例】

  1.【单选】提出条件反射作用理论是( )。

  A.巴普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埃里克森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甫洛夫的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作用理论。B项桑代克提出了联结—试误学习理论。C项斯金纳提出了理论。D项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故本题选A。

  2.【单选】与神经活动表现为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活动类型说。胆汁质所对应的神经活动过程是强、不平衡;多血质所对应的神经活动过程是强、平衡、灵活;粘液质所对应的神经活动过程是强、平衡、不灵活;抑郁质所对应的神经活动过程是弱。故本题选A。

  3.【多选】教育心理学认为,条件作用的主要学习规律有( )。

  A.习得律 B.消退律

  C.泛化律 D.分化律

  3.【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条件反射的学习规律:(1)获得与消退。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作条件反射的获得过程,即习得。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削弱,并较终消失,即条件反射的消退。(2)泛化和分化。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分化是指辨别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故本题选ABC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