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全国大学,坐落在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沙坪坝区。2017年,根据军委改革方案和陆军整编命令,以第三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河北石家庄)为基础,纳入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新疆呼图壁)、解放军第八医院(西藏日喀则)、解放军六○医院(河北石家庄),组建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由原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学员旅、所有系管营、政治理论与人文社科系合并组建,实现“教、学、管”一体化。2018年1月正式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简称基础医学院)。
学科建设特色鲜明
现为科技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目前共设置26个教研室、中心和研究室。基础医学、生物学均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6个,其中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ESI前1%。拥有学科1个(免疫学)、培育学科1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军队“530”建设学科1个(军事生物工程),重庆市一级学科2个(基础医学和生物学),重庆市2011生物医药和脑科学协同中心各1个。获准研究平台4个,军队、省部级15个。学院坚持和发展大学“两个取胜”办学思想,传承白求恩精神,立足“人才建设、教育教学、科技”三项中心工作,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新增基础医学八年制、口腔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已成为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医药生物、基础前沿发展的科技基地。
师资力量梯队合理
现有教职员工350余人,其中职称119名,博士生导师44名,硕士生导师3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1名,青年学者项目1名,“万人计划”2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973”2名,“青年千人”2名,领军人才1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名,军队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1名,陆军科技英才2名,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对象6名,教学1名,全军教师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全国一级学会名誉理事长、副理事长各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9人。担任军队、省部级学会副主委以上20余名。免疫学领域研究团队获评“教育部团队”和“科技部领域团队”。
教育成果不断显现
承担了11个、4个层次的本专科、研究生和任职教育教学任务,年均授课2万多学时。积极开展教育研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承担30余部规划教材编写和10余门军队“精品课程”建设任务,获得一批二等奖在内的高水平教学成果奖,在研各级各类教学改革课题50余项。率先开展了本科生实践活动,本科生发表科研SCI论文81篇,指导的本科生在国际iGEM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年会、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勇创佳绩。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计划,与美国NIH、杜克大学以及德国莫尼黑工业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国际“1+1”研究生培训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近20名,每年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和基础医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近三年毕业研究生发表5分以上SCI论文60多篇,人均影响因子达9.28。
科研学术聚焦
在免疫识别、分子设计与抗原工程、神经成像与神经组学、血管组织工程、微生物基因与功能组学、神经发育与再生、学习记忆和睡眠医学等医学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包括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内的研究成果,牵头承担了“973”、“863”、研发计划、军队重大、科研任务,年均在研科研课题100余项,经费达亿元,年发表国外SCI论文近100篇,近三年以Science、Nature主刊论著为代表的论文不断涌现,已发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分以上论文24篇,较高影响因子41.577,年授权专利10余件。国际学术交流日趋活跃,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和地区建立了稳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人才成长环境宽松
大学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先进经验,以、各部委相关层次人才项目为分类标准,探索建立“金字塔型”科技人才库,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制定实施了人才推举计划、领军人才淬火计划、拔尖人才锻造计划、海外人才集聚计划、苗圃人才扶持计划等九个针对人才发展特点打造的人才成长机制。与此同时,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大学“实施发展战略、建设世界医学名校”总体部署,进一步挖掘青年人才潜力和人才发展特点,制定了《基础医学院青年人才库管理规定》和启动实施了“青年教员托举工程”。近三年,总计投入近800万元助力54人次在科研学术和教学探索等方面的长远建设和发展,为各类人才个性化、系统化成长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强军思想为指导,矢志培育学员、培养学者、打造学科和建设学院,按照“依据培训任务、对接部队需求,立足现有基础、特色优势”原则,大力推动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以世界为指向的原始、以未来作战需求为导向的学科转型,努力建成“部队满意、世界”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招聘岗位
2021年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岗位计划(博士岗位)一览表
填表单位: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工作处
联系我们
简历投递:
chenrui@tmmu.edu.cn
邮件以中研博硕+应聘岗位名称+姓名++学历学位”的方式命名。
联系电话:023-68752214
(编辑:li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