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师试题资料

首页 >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1年宁夏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3

华图教师 | 2021-04-28 10:34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学生既想参加社会团体活动以锻炼能力开阔眼界,又担心耽误学习,这种心理冲突类型是( )。

  A.接近—接近型 B.多重接近—回避型

  C.回避—回避型 D.接近—回避型

  2.对学生做出的正确行为及时给予积极反馈,有利于学生正确行为的增加。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 )。

  A.准备律 B.应用律

  C.效果律 D.失用律

  3.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心理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神话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4.不同的教学流派关注不同的学习要素。强调学习过程中人情感的重要性,主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理论流派是( )。

  A.人本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行为主义

  5.赫尔巴特认为,不同的教学阶段与学生不同的心理活动相对应,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明了—思考 B.联想—探究

  C.系统—注意 D.方法—行动

  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段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整体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7.各科教材之间的横向组合方式以及教材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组合方式是( )。

  A.课本标准 B.课本结构

  C.课本要素 D.课本原则

  8.个体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称为( )。

  A.内隐刻板印象 B.内隐人格理论

  C.元认知 D.心理理论

  9.为了改善学生家庭作业书写不规范的状况,老师决定每天选出10名家庭作业书写认真的学生,并奖励每人1朵小红花,积累30个小红花就可以换一个笔记本,老师的这种做法是( )。

  A.代币法 B.系统脱敏法

  C.消退法 D.满贯法

  10.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纪律和品德等方面表现得也很好,这种现象属于( )。

  A.刻板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趋避冲突。趋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题干中学生即想参加社团锻炼能力,又不想耽误学习,属于趋避冲突。故本题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效果律。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指在试误过程中,当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时,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烦恼;反之,当这一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练习律指在试误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就逐渐增大。所谓效果律是指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故本题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教育都归结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孟禄。故本题选A。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人情感的重要性,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氛围。故本题选A。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明了强调学习新知识的准备。联想强调新旧观念的联合。系统强调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方法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故本题选D。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意思为“读书没有疑问的人,须要教他发现疑问;有了疑问的,寻求答案,再达到没有疑问的境界。”故本题选B。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本结构。课本结构是指各科教材之间的横向组合方式以及教材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组合方式。选项A,课本标准是指编辑课本达到的基本要求。故本题选B。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儿童心理理论。选项A,内隐刻板印象是指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由社会类别线索激活的相应的刻板印象。选项B,内隐人格理论是指主张个体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关于他人心理和行为假设的理论。认为个体会刻板地认为别人的人格品质都是相互关联的,一旦了解其中的一种品质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及其行为表现。选项C: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对学习过程的认识。选项D,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并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他们自己的知识和信念引起或推动的。儿童的这种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理论”。故本题选D。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代币法奖励法。代币奖励法是一种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题干中,老师选用的小红花、笔记本都属于代币。故本题选A。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题干中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就认为他的纪律和品德等方面表现得也很好,符合该效应。故本题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