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公务员资格审查

首页 > 宁夏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资格审查

2021宁夏公务员招聘资格复审要求有哪些_宁夏公务员考试网

华图教育 | 2021-05-03 14:12

收藏

  2021宁夏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笔试成绩(5:1)公告已发布,2021年宁夏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公告已发布。为方便各位考生查询,宁夏华图为您准备了2021宁夏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如下,大家可点击下方成绩查询链接查询2021年宁夏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宁夏人事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21宁夏省考面试解析峰会,以及笔试合格线等资讯。

  点击查看>>>2021宁夏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5:1)公告

  点击查看>>>2021年宁夏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公告

  2021年全区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笔试成绩合格线已经发布,根据《公务员录用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相关规定,对拟进入面试的报考者将进行资格复审。

  资格复审时间

  集中资格复审时间为2021年5月17—22日(具体安排见附件1),报考者提交资格复审材料的时间由各招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资格复审人员确定

  (一)参加资格复审人员从达到笔试成绩合格线的报考者中,根据笔试总成绩由高到低按照面试开考比例确定(名单见附件2)。招录名额为2名及以下的职位,面试开考比例为3:1;招录名额为3名及以上的职位,面试开考比例为2:1。经资格复审不合格或自愿放弃的,取消其面试资格,由报考同一职位且笔试成绩在合格分数线以上的报考者从到低分依次递补。笔试成绩合格线内人数未达到规定比例的,按实有人数确定进入资格复审人员。

  (二)公安机关法医职位不进行面试,按照招录名额以1:1比例确定进入资格复审人员。

  附件:

  1.2021年全区考试录用公务员集中资格复审时间安排

  2.2021年全区考试录用公务员进入资格复审人员名单

  3.2021年艰苦边远地区面向当地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定向招务员报考者工作经历审核表(样表)

  参加资格复审人员需提供的材料

  资格复审主要复查审核拟进入面试的报考者是否具备报考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参加资格复审人员需提供的材料包括:

  (一)户口簿、有效身份证等证件,集体户籍的报考者可提供户籍卡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

  (二)报考职位要求的毕业证、学位证。

  (三)报考法院系统法官助理、执行岗位法官助理,检察院系统检察官助理、侦查辅助人员,行政机关中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职位的报考者,须提供职位要求的法律职业资格证或参加2020年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成绩通知单。

  (四)报考要求基层工作较低年限职位的,须提供相关基层工作年限的证明材料。

  (五)报考职位资格条件政治面貌要求为中共党员的,须提供由本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出具的中共党员身份证明。

  (六)符合笔试加分条件的报考者,须提供加分条件所需的证明材料。

  (七)报考定向“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招考职位的,不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由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协调相应主管部门对其身份进行核查;报考艰苦边远地区面向当地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定向招考职位的,须提供《2021年艰苦边远地区面向当地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定向招务员报考者工作经历审核表》(样表见附件3);报考定向“退役大学生士兵”“退役士兵”招考职位的,须提供退伍证或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具的有关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退役证明。

  (八)非宁夏户籍的区外普通高等院校宁夏生源应、往届毕业生须提供记载本人户口迁移信息的原户口簿,或提供户口迁移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原宁夏户籍的证明。

  (九)以父母(含岳父母、公婆)为宁夏户籍资格报考的,须提供记载父母信息的户口簿以及派出所开具的相关证明。以配偶为宁夏户籍资格报考的,须提供记载配偶信息的户口簿及结婚证。以配偶为我区2021年2月22日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资格报考的,须提供配偶为我区高层次人才的相关证明及结婚证。

  (十)留学归国人员以境外学历报考的,须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十一)职位要求具有各类职业资格证或职称证的,须提供相应的证件。

  (十二)报考职位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

  以上材料均须提供原件、复印件各1份。

  工作程序

  各招录机关负责通知拟进入面试的报考者,按规定时间、地点提交报名资格证件及证明材料(原件、复印件各1份)并对其进行初审。材料收齐并初审后,由招录机关在指定时间统一送达资格复审小组集中进行资格复审。

  有关要求

  (一)拟进入面试的报考者,须按照报考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及公告中明确的资格复审内容准备相关证件及证明材料,因证件(证明)不齐全或者所提供的证件(证明)与报考资格条件不相符的,取消面试资格。凡被取消面试资格的,各招录机关及时通知报考者。报考者如有异议,可在资格复审期间向招录机关提出书面申诉。

  (二)提交资格复审材料的时间、地点由各招录机关通知拟进入面试的报考者。报考者应保持报名时所留的联系电话畅通,因联系电话不畅通、不按时提交材料而造成的后果由报考者个人承担。取得面试资格的报考者应积极主动与招录机关联系确认资格复审有关事宜(招录机关电话详见《宁夏回族自治区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一览表》)。自愿放弃资格复审的报考者,应及时向招录机关递交书面放弃声明。凡未在规定时间向招录机关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

  面试备考:

  社会热点话题经常被用来测查考生的价值观和分析能力,遇到这样的题型我们该如何向考官展示自己呢?考试的评分标准又是什么样的?下面宁夏华图几道例题来探讨:

  Q1:考试标准到底是什么?

  【例】目前全国已有16地出台“独生子女护理假”相关制度,但是由于标准不一,导致有假难休。因此,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全国统一推行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让护理假真正能落实到位。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此题单从内容上来进行推敲思考,考生很容易围绕“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本身来进行多角度分析和阐释,但仔细审题指导之下,有两个核心内容应该成为考试的评分标准:,此题的核心在于制度本身的现状是“标准不一,仅有16地出台”,所以核心破题点在于结合背景实际的分析来谈谈如何推行统一的制度标准;,当前护理假难以落到实处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各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还应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以及现实情况分析到制度落实难还有更加现实的问题,比如:独生子女自身生活压力大,即使有假未必敢休;用人单位面临经营压力,增加经营成本等,并能针对一系列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这些都源自于考试的意图和考试标准。

  Q2:题目内容凸显什么评分标准?

  【例】疫情发生以来,多地为刺激消费推出了电子消费券,在限定时间内,实际消费金额满足规定额度就可以进行金额抵扣,很多人为之叫好,认为拉动了新增消费;但也有人认为,消费券有使用限制,对困难群体应该给予更直接的经济补贴。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消费券的推出是为了缓解疫情过后内需缺失的压力,直接的经济补贴可以帮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体现社会公平,二者都是促发展、保稳定的积极举措,应配合运用,共同帮助我国渡过疫情难关。

  一方面,发放消费券具有积极意义。

  1.消费券不易转化为储蓄,可以拉动消费增长,有效了受疫情影响的消费信心,促进人气回升、市场回暖,增强消费动力;

  2.和改善民生。一些地区面向困难家庭和低收入群体定向发放消费券,让消费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3.帮扶了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发展,促进了就业。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餐饮、零售等行业带来了明显的客流量,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4.可以做针对性设计,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消费券往往限定了餐饮、旅游、购物等行业,限定了消费时间,“指哪花哪”。

  另一方面,直接的经济补贴是一种有益补充。

  1.消费券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消费券覆盖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指定使用商家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商圈,且部分消费券门槛过高难以惠及村镇人口及贫困人口;二是对电子支付不熟悉的人难以领取和使用消费券;

  2.发放消费券是一种刺激消费的做法,而对难以受惠于消费券的群体给予直接的经济补贴,可以彰显社会公平,对和改善民生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发放消费券,侧在企业,帮助企业快速恢复正常经营。而发放直接补贴,侧在群众,帮助其摆脱困境,二者都是主力渡过疫情难关的有利举措。还需进一步落实:

  ,扩大消费券覆盖面。除了大城市,也要发挥消费券在农村的作用,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引导大型商贸企业在乡镇布点,推动供应链下沉,抓好电商和产业扶贫。

  ,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结合实际,给予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生活补贴、水费补贴、房租补贴等直接现金补贴,确保群众度过疫情难关。

  第三,除了消费券外,提出提振消费的其他措施。

  1.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恢复、扩大服务消费,实施餐饮业、旅游、家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振兴计划;

  2.培育发展新兴消费,鼓励实体零售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和应用。

  分析上述题目我们总结出此题当中包含的几个重要得分点:

  一、对于消费券和发放经济补贴都能够给予的分析;

  二、从题目给定信息来看,消费券和经济补贴皆是有利有弊,应该两个观点分别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能够结合实际分析推出消费券和经济补贴的现实背景;四、能够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解决和落实措施。

  综上所述,题目凸显出的内容层面的评分标准对考生的要求是:

  ,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知识背景,并能够结合题目进行运用;

  ,能够日常学习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对新问题新话题进行和深入分析;

  第三,能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题目内容进行流畅自然的表达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