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务员考试面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有部分职位没有合适的录用人选,需要面向社会公开调剂补充人员。有关事项及贵州补录职位表如下:
点击下载: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补充录用公务员贵州职位表.xls
点击下载: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补充录用公务员职位表总表.xls
调剂的原则和条件
(一)调剂在公共科目考试内容相同(即指报考人员应答的是同一类试卷)的职位之间进行;
(二)参加调剂的报考人员只能申请一个职位;
(三)申请调剂的报考人员应当符合拟调剂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和要求;
(四)申请调剂的报考人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应当同时达到原报考职位的较低合格分数线和拟调剂职位的较低合格分数线;
(五)已确定为拟录用人员的报考人员不再具有参加调剂的资格。
调剂程序及资格审查
(一)报考人员从即日起,可以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1)查询调剂职位、调剂人数、考试类别、资格条件、招录机关联系方式等。
(二)2021年5月16日8:00至5月18日18:00期间,报考人员报名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专题网站”,填报申请调剂的相关信息。报考人员需要咨询拟调剂职位、学历、学位等资格条件信息时,请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在提交调剂申请时间结束之前,报考人员可以更改申请调剂的职位。
非网上报名的报考人员参加调剂时,请直接与拟申请调剂的招录机关联系,在2021年5月18日18:00前提交书面调剂申请。
(三)2021年5月19日8:00至5月20日18:00,招录机关对报考本机关(单位)的网上调剂申请和书面调剂申请一并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时,招录机关按照报考人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到低分的顺序进行。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相同的,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成绩排序。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成绩都相同的,一并进入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达到规定的面试比例后,招录机关不再对其他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查询调剂结果
调剂结束后,将形成进入面试的人选名单,在“专题网站”统一公布。2021年5月22日之后,报考人员可以登录“专题网站”查询调剂结果。
备考资料:
冲出笔试重围,入围面试的小伙伴都希望在面试中一拔头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准备,才能在面试考场上侃侃而谈,取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呢?接下来,宁夏人事考试网为大家带来面试如何才能“侃侃而谈”,希望对考生们有帮助!
面试备考中遇到的三个误区
一、重内容,轻形式。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能用一句话来打动考官,甚至为了让这句话更有力量,不惜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思考,结果答出来的内容结结巴巴,吭哧吭哧,考官也听的不耐烦。这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了。面试考察的点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因此,答题的流畅度和自然,应该是我们答题的基础。
二,重数量,轻质量。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的答题内容越多越好。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没有错。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内容充实,而不是一些观点重复的说。面试考试时间至少要持续半天,也就是说差不多的答案考官要听差不多十几遍,早就不耐烦了。如果你这时候再罗里吧嗦,考官很容易给出一个偏低分。因此,答题的质量应该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三,重突击,轻积累。面试练习多久可以?这是很多同学较关心的问题。如果让我来说,面试越早准备越好,练习的时间越长越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面试终究还是考察综合能力,任何遇到的实力都会铩羽而归。
侃侃而谈的本领如何练就。
面试考官喜欢什么样的考生呢,是头脑清晰,能表达自己观点,内容充实新颖的个性化人才。好多学生会误认为这些都是天生的,自己向来嘴笨,没有希望了。其实不然,天才源自刻意练习,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吃苦、会练习、有自信,也可以在考场上实现自我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三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首先,争做“复读机”,敢做“传话筒”。所谓的“复读机”,就是我们的练习需要先从模仿开始。大家一开始接触面试,懵懵懂懂、一无所知,总有一种“爱你在心口难开”的痛苦。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己,敢于开口。我们要一开始跟着老师的示范答题进行模拟,或者班里比较好的同学开始模仿,甚至我们可以去在网上找一些央视主持人的表达视频,然后去模仿,这样很快就会自己不敢开口的难题。当然,随着不断地练习,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模仿,还要当“传话筒”,也就是想办法把自己模仿的内容复述出来。复述,就是要求我们按着自己的想法和逻辑,把他人的想法转述给其他人,虽然一开始很痛苦,但是,如果能坚持下去的话,自己的进步会非常大。
其次,多积尺寸之功,注意量的积累。细数面试进步比较大的考生,都有一个好习惯,就是随身携带一个积累本,当遇到有比较好的句子的时候,就会认真的记录下来,并且每天都会复述一遍。面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先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书到用时方恨少,只要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耐心,面试上迟早会有。那么,积累本积累什么呢?可以从日常学习到的金句开始,还有考生之间比较好的表达方式及内容,再者就是时政热点里的金句。这些东西靠突击是得不来的,只有稳扎稳打才能走到较后。
较后,学以致用,目光长远。面试本质上也是一种能力的测试,较终看的还是大家的综合能力。所有的练习只是一种方法,较终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去用,去想,去练习。每一道题目,都有其共性的特点,但也有一些个性化的地方,需要大家养成认真审题,深入思考,从根本上自己的能力。有同学会担心,说老师,太早准备如果我过不了笔试怎么办,考完试这些东西就没用了怎么办。我只想告诉大家,天道酬勤,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既然选择了公考,面试就是过不去的坎,越早准备越好。即便一次考上,进入单位后不可避免的要写材料、年终总结;日后还会有遴选,述职等,这些都离不开我们当下的积累。
近年来公考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新时代对于公务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高效备考,才能在考场上顺风顺水,希望上述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