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三支一扶报考指导

首页 > 宁夏三支一扶考试 > 报考指导

2021宁夏三支一扶考试报名25日18:00时截止_报名程序

华图教育 | 2021-06-24 11:52

收藏

  2021宁夏三支一扶考试于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上午统一进行,报名入口已开通,报名截至6月25日18:00时。宁夏人事考试网为各位考生开通报名入口,并带来三支一扶笔试大礼包。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宁夏华图提醒各位考生及时报名,以免错过报名时间

  点击查看>>>2021年宁夏三支一扶考试公告(3000人)

  点击下载>>>2021年宁夏三支一扶考试职位表

  招募程序和时间

  (一)报名

  1、个人注册。报考者登录宁夏人事考试中心网(https://www.nxpta.com/),点击首页“网上报名”后,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2021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报名”,进入报名系统,点击“注册”,按照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完成个人注册。注册后登录报名系统,下载“人事考试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该软件上传审核并自动生成的照片(须为2021年1月1日以后拍摄的正面、免冠证件照片)。

  2、填写报名信息。报考者请务必认真阅读并确认《诚信承诺书》,按照系统要求填写个人报名信息。每位报考者只能报考一个岗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件一致。本次招募考试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免收报名费。

  报名时间:2021年6月22日8:30时-6月25日18:00时,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

  3、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工作由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部门及宁东管委会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县级人社部门”)负责。报考者应在提交完整报名信息1个工作日后,登录报名网站查询资格初审结果(较后一个报名日报名的应在当日及时查询)。报考者未报考项目职位资格初审,但符合其他项目职位条件的,可在报名截止前改报其他项目职位;未资格初审且未在报名截止前改报其他职位的,视为放弃。资格初审后,报名结果即被正式确认,不允许再调整报考职位,同时打印《报名登记表》一式两份(此表为资格复审时提供的资料)。

  4、打印准考证。报名结果被确认的报考者,请于7月7日-7月11日登录报名网站打印准考证。

  (二)考试

  招募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进行。考试试卷、阅卷和考场编排由自治区人事考试中心组织。

  1、考试时间、地点及科目

  考试于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上午统一进行:

  09:00—11:00 《公共基础知识》

  考试地点以准考证标注地点为准。

  2、考试加分。对于脱贫户、残疾人家庭、低保家庭和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笔试成绩加5分,相关材料提交审核时间为7月13日-7月16日18:00时。报考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县级人社部门提交相关材料(见附件3、4),逾期不予加分。

  3、成绩查询。报考者于8月6日登录宁夏人事考试中心网查询成绩。

三支一扶公基备考

  继春节用一曲《唐宫夜宴》被大家吹爆的河南卫视这次又放大招了。

  2021年6月13日夜,在河南卫视播出的《端午奇妙游》火遍全网,尤其是开场曲目《祈》,美到令人窒息。连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被吸引到三天内个人推特上转发两次。不仅如此,晚会上的其他节目也制作精良,各有千秋。令众多网友连连惊呼:河南卫视又双叒叕出圈了!

  从春节的《唐宫夜宴》到端午的《祈》,河南卫视让全国观众惊喜连连,但是在这一次次出圈的背后,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和运用,无论是“唐宫少女”还是“水中洛神”,都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辉煌瑰丽的宝库,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实现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表达没有定式。河南卫视不断刷新的不止是数据,还有我们的文化自信与审美。

  一、《祈》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舞者化身“洛神”,在水中飘飘起舞,衣袂翻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重现名篇《洛神赋》中“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场景。整个舞蹈使寓意端午祈福的美好愿景与惊艳众人的视觉效果高度统一。

  1. 有关人物

  洛神(名为宓妃(fú fēi),又叫作洛嫔)是中国神话里伏羲氏(宓羲)的女儿,其因为于洛水溺死,而成为洛水之神,故称洛神。相传,洛神较初叫做“宓妃”,这一名称源于屈原《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意是“天帝降下后羿,(让后羿)改变夏民的灾祸。为何射河伯,娶洛川妃为妻”。故事是宓妃游于洛水,美色为河伯所窥探,河伯使计将宓妃溺于洛水,因此强占宓妃,夏朝的有穷国君后羿(大羿娶嫦娥,并不是同一个人物)仰慕宓妃,而被河伯所知,河伯发难于洛水,兴水患而为害一方,后羿愤而射伤河伯,娶宓妃为妻,河伯向天帝状告,而被天帝奚落,成全了后羿和宓妃,后羿封宗布神,宓妃封洛神。

  2. 文学作品

  ①曹魏时,曹植曾经写过一篇赋——《感鄄赋》(感甄赋),即《洛神赋》。该作品模仿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文中曹植这样描述洛神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容耀秋菊,华茂春松,若轻云之蔽月,似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望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面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②李商隐有诗:《东阿》——“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君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③东晋画家顾恺之绘有传世名画《洛神赋图》。其中较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在画中,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画中的洛神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

  二、《兰陵入阵曲》

  当中国大鼓遇上琵琶,悲壮的英雄独白《兰陵入阵曲》震撼耳膜。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兰陵入阵曲,融合了建鼓、大堂鼓、琵琶等传统乐器,除了乐器之外,剧情也很有寓意。短片演绎了女儿因父亲影响从小就喜欢弹琵琶,但父亲被朝廷派去日本传授技艺后一直没回来,导致母亲一直阻止女儿学琵琶。扮演父亲的琵琶家在日本奈良演奏《兰陵入阵曲》,扮演女儿的琵琶家在山崖峭壁之下演奏同一首曲子,而《兰陵入阵曲》便是唐代遣唐使带回日本传播的曲子。此曲看似是对远在异国亲人的思念,实则是对传统技艺的追忆,这伏笔埋的相当巧妙和。

  1. 有关人物

  兰陵高肃,字长恭,又称高长恭、高孝瓘,是北齐末期文武双全的名将。其貌俊美(与潘安、宋玉、卫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为阵前震慑敌人,做凶恶面具戴之,战无不胜。因战功显赫,声威日显,其堂弟高纬继皇位后,忌恨其功高威武,受人爱戴,恐皇位被夺,于公元573年,帝赐鸩而死,574年葬“邺西北一十五里”。575年高肃的安德高延宗为其立了墓碑,即今存的北齐兰陵碑。

  2. 歌舞作品

  《兰陵入阵曲》,也叫大面、代面,为中国古代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历史的“邙山之战”,是为歌颂兰陵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舞。盛于唐代,亦衰于唐。舞者表现兰陵“指麾击刺”的英姿。《兰陵入阵曲》在中国已经失传1300多年。后来东传日本。

  《兰陵入阵曲》东传之后,日本人将其视作正统的雅乐,格外珍视,日本古代的赛马节、相扑节等重大节会,都会演奏此曲,直到现今日本在“春日大壮”举行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入阵曲》仍作为个表演节目。

  三、《唐印》

  傀儡戏与舞蹈相融合的《唐印》,加上巨大的蒸汽木马,有一种吊诡而奇丽的复杂美感。《唐印》仍以“三彩乐俑”为服道化灵感,灵动的少女犹如穿行于古画之中,将观众代入华夏独有的美学空间。

  1. 傀儡戏

  傀儡戏又称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出土文物与历史数据显示,傀儡戏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出现,具有表演功能的剧种。可追溯之年代,古代葬礼中用以殉葬的“俑”,与傀儡戏有直接而深远之关系,至迟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出现偶戏的表演。

  2.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较早、较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技术除器物外,广泛运用到偶人禽兽雕塑的装饰上。绝大多数的唐三彩用于殉葬,极少用于日常生活。

  四、《丽人行》

  《丽人行》让百万网友在线体验登基,不禁感叹,有此佳人,朕要这江山还有何用?这满堂的“千秋艳艳图”美轮美奂,唐风丽人翩跹而出,更似美人出画。

  1. 《明人画千秋绝艳图》

  节目中,《丽人行》的出场伴随着《明人画千秋绝艳图》。《明人画千秋绝艳图》是明代佚名画家创作的一幅长卷仕女绘画,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卷在6米多长的画面上,绘写了近70位古代仕女形象,包括从秦汉到明代各个朝代中比较、见诸于史实或传说并在社会或历史上有影响的女性,所以称作“千秋绝艳”图。

  2. 有关诗歌

  舞蹈《丽人行》起意于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被奉为“诗圣”)同名长篇叙事诗《丽人行》。诗的主旨是对杨贵妃兄妹嚣张气焰的指责和训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前,以杨氏兄姐妹为题材的诗就已经不少,但都没有杜甫这首深刻。此诗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