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事业单位资格复审

首页 > 宁夏事业单位考试 > 招考信息 > 资格复审

2021宁夏事业编招聘考试港、澳人员资格复审须注意什么?

华图教育 | 2021-06-28 10:18

收藏

  2021宁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成绩已发布,面试前将进行资格复审,合格的面试人员名单由招聘单位公示。宁夏华图将时间为各位同学带来各单位资格复审公告及面试人员名单汇总,大家可提前关注,以免错过。更多2021宁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资讯,请关注宁夏人事考试网

  点击进入>>>2021宁夏事业单位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查看>>>2021宁夏事业单位资格复审_面试公告汇总

  资格复审

  (一)对应聘者的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凡发现应聘者不符合应聘条件的,取消应聘资格。

  (二)面试前复审。招聘单位的区直主管部门或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局统一收取拟进入面试人员的相关资格证件和材料进行资格复审,复审合格的取得面试资格。

  (三)资格复审合格的面试人员名单由招聘单位的区直主管部门或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局在其公共网站或当地门户网站上公示(网址见附件5),公示时间为3个工作日。

  (四)资格复审后招聘单位的区直主管部门或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局应填写《2021年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应聘者资格复审表》一式两份,应聘者与招聘单位的区直主管部门或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局各留存一份。

  资格复审人员确定

  参加资格复审的人员从达到笔试较低分数控制线的考生中,按照笔试人数与招聘岗位所招聘人数从到低分按3:1的比例确定,经资格复审不符合资格条件或自愿放弃者取消面试资格,并由报考同一岗位且笔试成绩在较低分数控制线以上的考生由到低分依次递补。

  资格复审人员注意事项

  (一)资格复审时报考者需提供哪些材料?

  答:资格复审时,报考者需提供相关资格证件和证明材料原件(包括岗位要求的户口簿、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相关资格证书等证件和证明材料)。负责资格复审的部门(单位)审核拟进入面试人员是否具备报考资格条件,是否符合笔试加分条件,是否存在不得报考的情形。

  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资格复审结束前尚未取得毕业证的,应出具所在院校签章的就业推荐表及相关证明,就业推荐表、相关证明须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一致;就业推荐表、相关证明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不一致的,以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为准。

  负责资格复审的部门(单位)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考生提供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须教育部学信网在线查询验证;对非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考生提供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须教育或相关部门、院校核实查证。

  (二)港、澳人员资格复审须注意什么?

  答:香港和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应聘的,除提供相应的岗位所需相关资格证件,还须提供《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

  (三)申请享受优惠政策的报考者在资格复审时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答:1.烈士的配偶或子女申请笔试加分,在资格复审前向招聘主管部门提供《革命烈士证明》和能够证明与烈士关系的材料。

  2.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配偶、子女申请笔试加分,在资格复审前向招聘主管部门提供县(区)以上党委、政府或自治区有关部门提供的“因公牺牲人员证明”和能够证明与其关系的材料。

  3.报考“三项目”服务期满两年考核合格人员需提供相关部门出具的有关材料:

  (1)“三支一扶”大学生,资格审核时需要提供自治区“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颁发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可到人力资源社会部官网—“服务之窗”—“查询”(证书查询)—“《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验证系统”进行查询验证),必要时可由应聘者提供服务地县(市、区)项目主管部门(教育局、卫生局、农牧局、扶贫办)关于本人身份、工作年限的证明材料和服务期间的考核材料、合格证综合查证。

  (2)“西部计划志愿者”资格审核时需要提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自治区项目的“志愿者”凭自治区团委出具的证明)、服务地县(市、区)以上团委出具的关于其服务年限的证明和服务期间的考核材料、合格证。

  (3)大学生村官资格审核时需要提供服务地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关于本人身份、服务年限的证明材料和服务期间的考核材料、合格证。

  4.退役士官士兵需提供相关退伍证、所属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出具的参军入伍证明等。

  以上证明材料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凡在资格复审结束前未提交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享受优惠政策资格;凡弄虚作假的,取消招聘资格。

  2021宁夏事业考试面试备考指导

  【热点背景】

  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举办“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来自三星堆遗址的青铜顶尊人像大屏幕亮相。同日下午,“中华文化全球推广 三星堆推介会”在广汉举行。记者从推介会上获悉,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2020年9月至今,34家科研机构、高校创造性地采用集田野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考古工作模式,系统开展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初步确定了祭祀区的分布范围、堆积状况和年代。目前,3、4号坑内象牙提取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对象牙下文物进行提取;5号坑已完成西北区域除圆形金箔片之外的其他文物提取,基本确认到达坑底,下一步将局部开展实验室考古;6号坑正在进行坑壁以及“木箱”的整体提取工作;7、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及灰烬堆积。现已提取出土象牙、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文物上千件。

  (来源:新华网)

  【热点模拟考场】

  近日,三星堆考古又有新发现,一大批青铜礼器和精美器物的出土,激起了网友的讨论热潮,激发了国人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请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传统文化。 

  【热点分析】

  传统文化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分,物质文化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比如各地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文化景观等;非物质文化如传统哲学、艺术等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文化发展历程中较珍贵、较具特色的文化精髓,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加强传统文化保护有助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坚持旅游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适度开发;不盲目破旧立新,推翻重建。对于不适合开放的遗产采取多样化手段进行保护,如利用数字手段,建立空中博物馆,让文物随地触手可碰。

  然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贯彻落实《非物质遗产保护法》的规定。组织人员对当地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档案;然后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保存,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管并合理利用。建立完善的传承人体系,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其次,组织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单位和具备宣传功能的各级政府组织,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育和宣传当中去;号召更多的中国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使传统文化和精神能够继续得到继承和发扬。

  再次,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传统文化。如各种展览、观摩、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利用短视频APP、流行的综艺节目,植入传统文化元素,加深国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较后,还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挖掘,传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历久弥新。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