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人的语气主要分为两种:相对性的语气和性的语气。虽然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我们经常使用“地”、“肯定”、“”这类性的语气词,但是在作答公考言语题目时,这样的选项尽量别选。人往往语气干扰我们,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国考中,小伙伴们要注意这个陷阱。
如图所示,性的语气词指的是态度非常肯定和明确的词,比如:、必然、总是、必定等;相对性的语气词指的是态度不是特别明确和肯定的词,比如:可能、也许、大约、等。一般来说,性的语气能够替换成为相对性的语气,比如“小明上课总是迟到”可以替换成为“小明上课经常迟到”;但是相对性的语气一般不能替换成为性的语气,比如“今天可能下雨”不能替换成“今天下雨”。所以在对比选项和文段的时候有这样的规律:文段是性的语气,选项是相对性的语气,选项一般符合文段;文段是相对性的语气,选项是性的语气,选项一般不符合文段。
这样的规律主要用在细节理解、主旨概括和意图判断这几类题目当中,当作答这些题目时,要特别注意选项的语气,如果选项语气过于,那么要对这些选项进行对比,因为这些选项一般都是不符合文意的选项。比如这道题目:
宋、明、清三代,非进士出身者,基本无法成为宰相,而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也规定不是进士出身者不许担任。能考上一个进士,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作为进士中名的了!一旦出笼,便立刻进入的储才机构——翰林院,被作为未来的宰相加以培养,各种别人削尖了脑袋也谋不到的美差也会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考取是成为宰相的必经之路
B.重要官职都由进士出身者担任
C.只有才能进入翰林院
D.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道题目选择D选项。这是一道细节理答题,需要逐一对比选项和文段的差别,A选项中的“必经之路”说法过于,因为文段只是强调“被作为未来的宰相加以培养”,并没有说所有的能成为宰相,排除A选项。B选项中的“都”说法过于,文中只是说“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也规定不是进士出身者不许担任”,“许多”不能替换成“都”,排除B选项。C选项中的“只有”表示必要条件,属于性的语气,文中并没有说是进入翰林院的必要条件,排除C选项。D选项对应文中“各种别人削尖了脑袋也谋不到的美差也会扑面而来”,意味着跟普通人对比的话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选择D选项。
因此,在作答言语题目时,如果发现了选项中出现了过于的语气词,要注意,因为只有在文段里给出性的语气词时,这些选项才是对的,如果文中没给,选项却出现了性的语气,那么这些选项一般都是不符合文段的干扰选项。希望这个能够让各位小伙伴在作答题目的时候少一些纠结,也祝愿各位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