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2021下半年

华图教师 | 2021-08-16 14:09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上课情景: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台录像机,正播放着发生在一个晚上的酒后驾车事件。每个学生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小册子。小册子里有关于这次事件的报告和一个写了他们姓名的“检查员”卡片。张老师称同学们为市律师办公室调查员,要求他们负责调查这起酒后驾车事件。学生们有5天的时间去复查已有的证据,并作进一步调查,然后他们给市律师办公室提出一份起诉书,并把他们的结论通知给新闻界。这是一种什么学习方式?( )

  A.自主性学习 B.合作性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研究性学习

  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3.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是( )。

  A.实践 B.学生活动

  C.教学 D.个体教育反思

  4.在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课程目标所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基本范例是( )。

  A.教学方法 B.教学模式

  C.教学策略 D.教学方式

  5.人们对于自己能否从事某一成就行为主观的判断属于(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6.老师是一名小学德育老师,在进行关于“爱护环境”的课程设置时,他不仅会关注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还会组织学生进行“矿泉水义卖”“环境小卫士”等活动。老师认为让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并重,不仅能学生的思想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德育原则中的( )。

  A.知行统一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D.因材施教原则

  7.教育质的规定性指的是( )。

  A.教书育人 B.培养学生

  C.促进认得发展 D.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

  8.划线是一种常用的支持策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划线技术训练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帮助学生识别和辨别学习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B.鼓励学生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表明不同性质的文字和重要信息

  C.教导学生要认真听讲,教师讲到哪里便划到哪里

  D.引导学生在复习回忆时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划线内容

  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借助( )来解释教育的概念。

  A.洞穴中囚徒 B.孤岛中囚徒

  C.生活中哲人 D.航海中舵手

  10.当沉浸于思考或想象时,眼睛常常是“呆视着”,这属于( )。

  A.无关运动停止 B.适应性运动

  C.呼吸运动变化 D.注意的变化

  )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鲁纳的课程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较有价值。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故本题选D。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教学是进行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课程目标所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例。故本题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效能感的含义。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故本题选D。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中的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德育要引导学生把课堂道德理论学习与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道德认识与养成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该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德育不应单纯寄希望于课堂道德理论教育,而是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进行。题目中老师关注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还会组织学生进行“矿泉水义卖”“环境小卫士”等活动,注意到了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并重,知行统一。故本题选A。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培养人的过程。简言之,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故本题选D。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划线。有人指出,对学生进行划线技术训练时,教师要注意:(1)帮助学生识别和辨别学习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如关键词,主题句,段和主要章节等:(2)划线要谨慎,不可盲目,不要老师讲到哪里便划到哪里,也许只是一个词,一个句子,只要划出与目标相关的信息即可:(3)使用不同颜色或记号来表明不同性质的文字和重要信息:(4)可以在划线的内容中,再用特殊的标记将其中的再次标记出来:(5)复习回忆时要复述或者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划线内容。划线只是较初步的对文字材料信息的提取。综上所述,C选项错误。划线要谨慎,不可盲目,不要老师讲到哪里便划到哪里,也许只是一个词,一个句子,只要划出与目标相关的信息即可。故本题选C。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借助“洞穴中囚徒”寓言详细解释了教育的意义。故本题选A。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较明显和较普遍的外部表现主要有:(1)适应性运动。比如,侧耳倾听、目不转睛、剧目凝视等。题干中沉浸于思考,眼睛是“呆视”这是适应性动作的表现。(2)无关运动停止。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关动作会暂时停止,多余的动作暂时被抑制。(3)呼吸运动变化。如“屏息”现象。故本题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