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申论

首页 > 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申论

申论解读:网上挂号“黄牛”该怎么处理

青海分院 | 2021-09-28 17:17

收藏

  【背景链接】

  近年来,各级医院纷纷推出线上预约服务,要求实名认证。尤其是疫情期间,网上挂号既可破解疫情传播风险,也可为患者提供便捷,还可以遏制“黄牛”连夜排队、插队抢号等手段囤积号源,可谓一举多得。然而现实很尴尬,“黄牛”玩转了网上挂号。

  [提出观点]

  只有多措并举,较大程度压缩“黄牛”网上抢号的活动空间,依法打击“黄牛”,才能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呵护基本的挂号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综合分析]

  从“挂不到号找我,靠谱”,到“只要医院里有的,都能挂上”,患者费尽心思挂不上号,一些“黄牛”却底气十足,甚至“牛气冲天”。这一方面是依靠“黄牛”自己开发的抢号软件,另一方面则靠雇人抢号。

  [参考对策]

  首先需要明确,不能因为“黄牛”染指网上挂号,就否定网上挂号机制。相比于线下排队挂号,网上挂号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但也应不断改进,加以完善。比如技术能力,让“黄牛”开发的抢号软件不好用。再比如甄别水平,减少“黄牛”钻空子的空间。也可如所称,拓宽放号渠道,升级挂号系统,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科室、预约情况,动态调整号源,让放号比率更合理、方式更科学。

  其次,执法部门应及时出手,依法严惩“黄牛”。“黄牛”肆意囤号,动辄抢号,不仅大发横财,加重了患者的痛楚,还践踏了预约挂号服务的公平,也破坏了正常医疗秩序。患者对此愤恨不已,社会各界意见很大。有关部门也一直在依法打击“黄牛”,但“黄牛”并没有消失,风声紧时往往沉寂,一段时间后又卷土重来。这也提醒着有关部门,在打击“黄牛”力度的同时,更有必要其违法犯罪成本。

  较后,要严防“内鬼”,切断“黄牛”与医院内工作人员的利益勾连。此前媒体报道,北京某医院门诊部办公室职员在任职期间,为号贩子获取号获得56万余元好处费,因非工作人员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4个月。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应建立更常态化的惩戒机制,让“内鬼”不敢与“黄牛”勾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