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行测试题

首页 > 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试题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观方面是:

华图教育 | 2022-09-02 14:56

收藏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观方面是:

  A.故意

  B.直接故意

  C.间接故意

  D.故意,且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常识。

  第二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该罪的构成要件为:

  (一)犯罪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三)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

  (四)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刑法》第40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B项: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情形。

  C项: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