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行测

首页 > 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2024国考行测常识积累:光学常识

网络 | 2023-11-15 15:21

收藏

  宁夏华图整理了公务员行测光学常识,一起来涨知识吧!

  光学常识

  光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谱),由一种称为光子的基本粒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或称为波粒二象性。

  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介质中传播。真空中的光速是最快的。

  光的分类

  光分为人造光和自然光(太阳光),其中,太阳光一般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1、可见光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

  可见光按照波长从长到短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中,红、绿、蓝被称为光学中的三原色。注意,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

  可见光的应用:可见光遥感技术、可见光通信技术等。

  2、不可见光

  不可见光是指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紫外线、红外线、远红外线等。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到700纳米之间。

  不可见光如果以波长来表示:

  不可见光<380nm:如紫外线。不可见光>760nm:如红外线、远红外线。

  (1)紫外线

  紫外线位于光谱中紫色光之外,为不可见光。它能使许多物质激发荧光,很容易让照相底片感光。当紫外线照射人体时,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以防止患佝偻病。紫外线还具有杀菌作用,医院里的病房就利用紫外线消毒。但过强的紫外线会伤害人体,应注意防护。玻璃、大气中的氧气和高空中的臭氧层,对紫外线都有很强的吸收作用,能吸收掉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因此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使它们免受紫外线伤害。

  (2)红外线

  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5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覆盖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的波段。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俗称红外光。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

  刷题巩固

  1、在众多色彩中,人们往往对红色“情有独钟”,常采用红灯做指示,比如指挥交通的红灯,汽车尾部的红灯,公共场所安全门的红灯。这是因为,红色光在可见光中( )

  A.波长最长,且不容易被散色

  B.波长最短,且不容易被散色

  C.波长最长,且容易被散色

  D.波长最短,且容易被散色

  【解析】A。在所有的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是最长的,因此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因此红光不易被散射,它可以传得较远。所以,汽车尾灯和交通紧急提示灯都用红光。故本题答案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