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面试

首页 > 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面试

2024国考面试案例素材积累:读书篇

华图教育 | 2023-12-06 14:10

收藏

  1. 古代事例

  (1) 吕蒙: 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 他曾多次立下大功, 却不爱读书。 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 肩上担子很重, 一定要多读读书, 长点见识。” 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 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一次, 他读到孙膑用 “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 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 感到眼界大开。 于是, 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 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 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 几年下来, 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 孙权大为高兴, 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 统领全国兵马。

  【备注】 作为正例, 熟知度较高, 建议使用时点明即可。

  (2) 欧阳修: 克服困难苦读书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 自幼天资过人, 但是, 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由于家境贫寒, 家里无钱买纸买笔, 没有钱供他读书。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 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直到欧阳修年龄大些了, 家里没有书可读, 他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 并进行抄写。

  【备注】 作为正例, 熟知度较高, 建议使用时点明即可。

  2. 现当代事例

  (1) 马克思: 读书要讲究方法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 经济经常陷入困境, 生活十分艰难。 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 坚持读书和科研。 马克思在动手写 《资本论》 之前, 作过摘要的成册书籍就有 1500 种以上, 经系统整理后的笔记就有 250 多本。 马克思学识渊博, 一生读过的书多得无法统计, 他常采用交替阅读法, 当阅读理论书籍感到疲倦时, 他去津津有味地读莎士比亚的戏剧, 去看诗歌和小说, 当疲倦的大脑得到休息后, 他便又重新研读起理论书。 马克思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 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 并做笔记。 经过一个长期的间歇之后, 重读自己的笔记本和书中加有标记的地方, 以便增强记忆力。

  【备注】 作为正例, 熟知度不高, 建议使用时适当概括。

  (2) 毛泽东: 多读书、 会读书

  毛泽东同志总是挤出时间看书。 为了读书, 毛泽东同志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 常常带一箱子书。 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晚年虽重病在身, 仍不忘阅读。 他的中南海故居, 到处都是书, 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 也全都被书占领了。毛泽东同志讲究读书的方法, 认为读书的方法要 “四多” ———多读、 多写、 多想、多问。 所谓多读, 就是除 “博览群书” 外, 还要对重要的书或文章多读几遍。 他读 《饮冰室文集》、 韩愈的古文和唐宋诗词时, 都是读到能背出来。 他爱读诗, 能背诵 400

  多首古诗。 他也爱抄写诗词, 直到晚年还是既练字又写诗。 多写, 就是在课堂听讲后及时写讲堂录, 课后自修时写读书录。 毛泽东同志除有各种记录本外, 还有选抄全篇文章的选抄本, 摘录精要的摘录本……多想, 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 哪些观点是正解的, 哪些观点是错误的, 都要心中明白。 在批语中, 毛泽东同志都有比较简单的表示

  赞成、 反对、 怀疑的话, 有很多地方, 他都是根据历代学者的不同学说, 加以综合、比较, 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还提倡 “古为今用”, 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在他的著作、 讲话中, 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 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多问, 就是在读书时遇到不懂的地方, 及时请教。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 毛泽东同志除了在校自修, 找本校教员问学外, 还常到长沙城里向人请教。

  【备注】 作为正例, 熟知度高, 但在使用时可适当概括。

  3. 知识应用

  一个会读书的人不一定是好的领袖, 但是一个好的领袖肯定是一个会读书的人,你怎么看待书卷气和领导力之间的关系?

  【参考解析】

  正如题目中所言, 一个会读书的人不一定是好的领袖, 但是一个好的领袖肯定是 一个会读书的人, 纵观古今, 无数伟人的事例都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 三国时期的

  大将吕蒙从不爱读书到热爱读书并学以致用, 最终令人发出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赞叹; 毛泽东同志更是热爱读书, 他挤出时间读书, 为了读书, 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 常常带一箱子书, 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晚年虽重病在身, 仍不忘阅读。 也正是这些书籍, 让我们迎来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让我们翻身农奴把歌唱。 而无产主义领袖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 经济经常陷入困境, 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 坚持读书和科研, 一生读过的书多得无法统计。这些伟人用行动告诉我们, 领导力和书卷气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领导力的产生来自于书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正是读书这一良好习惯, 让更多的人从书籍中找寻做人的道理, 找寻思考的路径, 找寻人生的方向。领导力的延续需要书卷。 领导力的维护需要书籍, 热爱读书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了解大千世界中我们不了解的事物, 正所谓学无止境, 一天不读书, 就难以胜任工作,

  多读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能够平静内心, 从容淡定。领导力的扩大需要书卷。 在提倡全民阅读的背景之下, 显然领导能够热爱读书就会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 读好书的社会氛围。总之, 我们不仅要热爱读书, 还要讲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多读、 多写、 多想、 多问, 更要学会正确运用。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