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试题资料

首页 > 宁夏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2024宁夏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生物常识

网络 | 2024-03-28 11:27

收藏

  (1)植物进化:

  顺序:菌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①菌藻植物:简单,无根、茎、叶等器官,如海带。

  ②苔藓植物: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没有真根和维管组织的分化,多生于阴湿环境中,可以生存在热带、温带和寒冷的地区。

  ③蕨类植物:比苔藓略高级,孢子繁殖,复杂一点了,有根、茎、叶等器官,如蕨菜。

  ④裸子植物:最早以种子繁殖的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部没有果皮包裹,例如松树的种子。

  ⑤被子植物:种子繁殖,种子外部是有果实包裹的,例如桃子等水果。

  (2)动物进化:

  顺序: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①单细胞动物:只有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个体,这种动物往往比较低级,如很多细菌就是单细胞生物。

  ②腔肠动物:现称刺胞动物,体呈辐射或两辐射对称,仅具二胚层,是最原始的后生动物。

  ③扁形动物: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无呼吸系统、无循环系统,有口无肛门的动物。

  ④线形动物:大部分为小形的蠕形动物,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具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许多代表为寄生虫,如铁线虫等,或在海洋或淡水中营漂浮或底栖生活。

  ⑤环节动物:在动物进化上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常见环节动物有:蚯蚓、蚂蟥(又称水蛭)、沙蚕等。

  ⑥软体动物:是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动物,是除节肢动物外最大的类群,体柔软而不分节,一般分头-足(有的头退化或消失;足肌肉质)和内脏-外套膜(由背侧的内脏团、外套膜及外套腔组成)两部分,如蜗牛、田螺蛞蝓;双壳类的河蚌、毛蚶等;头足类的乌贼(墨鱼)、章鱼等;以及沿海潮间带岩石上附着的多板类的石鳖等。

  ⑦节肢动物: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蚊、蝇、蝴蝶、蜘蛛、蜈蚣以及已灭绝的三叶虫等,两侧对称,异律分节,身体以及足分节,可分为头、胸、腹3部,或头部与胸部愈合为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每一体节上有一对附肢。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共同构成关节动物。

  ⑧棘皮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中进化地位很高,常见的海星、海胆、海参、海蛇尾等。

  ⑨圆口类: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没有上下颌,又称无颌类。主要包括七鳃鳗和盲鳗两类。

  ⑩鱼类:有尾无四肢,尾分岔,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卵生动物,体温不恒定(鲸鱼、海豚都不是鱼,是哺乳动物)。

  ⑪两栖动物:有尾无四肢,幼体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它们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在水中时,可以用皮肤呼吸。卵生动物,体温不恒定。常见动物:蛙、蝾螈,大鲵(娃娃鱼)等。

  ⑫爬行动物: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和甲。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动物,陆地生活,体温不恒定。常见动物:陆龟、变色龙、鳄鱼、蛇、蜥蜴、恐龙等。

  ⑬鸟类: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卵生动物。体轻。喙无齿,身体表面有羽毛,用肺呼吸,大都能够飞翔。常见动物:鸭子、麻雀、家鸽、鹅、鹦鹉等。

  ⑭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特殊:鸭嘴兽卵生),哺乳,用肺呼吸。哺乳动物中,能够飞翔的动物只有蝙蝠。哺乳动物是所有动物中最高级的动物,人是哺乳动物中最高级的。

  2.遗传

  (1)染色体:

  ①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②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

  (2)DNA:

  ①脱氧核糖核酸,储藏遗传信息,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③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

  (3)RNA:

  ①核糖核酸,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有些病毒不含有DNA,只含有蛋白质和RNA,如烟草花叶病毒。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因此,在这些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②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③包括三种: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

  (4)基因:

  ①遗传因子,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②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中心法则:

  ①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②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3.变异

  (1)含义:生物种与个体之间包括形态、生理、生化以及行为、习性等各方面的歧异;变异是生物进化和人类育种的根源。

  (2)可遗传变异:

  ①基因突变: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基因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具有普遍性、随机性、频率低、多有害、不定向等特点。

  ②基因重组: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化,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如猫叫综合征等。

  (3)不可遗传变异: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并没有引起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因而不能够遗传下去。

  4. 进化

  (1)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在一种生物的群体中,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存活,并且有较多的机会留下后代。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如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也是一个种群。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颏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4)隔离与物种的形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①物种: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井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②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如马和驴虽然能够交配,但是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因此,马和驴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它们属于两个物种。

  ③地理隔离:在自然界,同一物种的个体并不都是生活在一起的。由于高山、河流、沙漠或其他地理上的障碍,每一个物种总是分成一个一个或大或小的群体,这些群体就是不同的种群,比如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就是两个种群。

  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

  ①含义: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利用太阳的光能与自身的光合色素,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②场所:一般在细胞的叶绿体进行,但不一定都在叶绿体中进行。例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因其细胞内光合片层上有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及其他条件,因此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

  ①含义: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有氧气参与时的呼吸作用,称之为有氧呼吸;没氧气参与的反应,则称为无氧呼吸。

  ②无氧呼吸主要产物:乙醇(酒精)和二氧化碳及少量能量。

  ③无氧呼吸特殊产物:乳酸及少量能量。

  ④场所: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但不一定都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发生在线粒体,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基质。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