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三支一扶备考资料

首页 > 宁夏三支一扶考试 > 备考资料

2024宁夏三支一扶公基思政常识·邓小平理论

网络 | 2024-06-20 16:15

收藏

  知识点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2十二大

  第二阶段:逐步展开

  1982十二大

  至1987十三大

  第三阶段:走向成熟

  1987十三大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1997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全国人大第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知识点2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试题。

  知识点3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知识点4

  “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2017.10.28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5

  “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知识点6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知识点7

  邓小平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知识点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知识点9

  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知识点10

  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