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成年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彭林先生指出: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女儿)、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对于过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华夏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是冠者理解华夏礼仪的起始,进入华夏礼仪系统的起始。
《礼记·内则》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二十而冠,始学礼”,意味着男子二十而冠。行冠礼之年,也就是进入成年的年龄,所以我们认为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古代男子有冠礼,那么女子相对地也有笄礼。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
笄礼的年龄小于冠礼,《礼记·杂记》里提到:“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由此我们知道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但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也可以变通处理,比如《礼记·内则》记载:“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
刷题巩固
下列对古代年龄称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
B、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C、加冠:男子十五岁
D、及笄:女子十五岁
答案:C
解析:
中国古代的年龄称谓中,垂髫指的是三四岁至八九岁,豆蔻指的是女子十三四岁,加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及笄指的是女子十五岁,ABD正确,C错误,男子十五岁应为束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