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行测

首页 > 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三伏天”考点汇总

网络 | 2024-07-17 15:04

收藏

  2024年7月15日,我们将迎来2024年的“三伏天”,2024年的三伏天一共40天,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今天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三伏天”的知识。

  一、简介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通常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二、三伏制定规则

  我国古人采用“干支纪事”的方法计算时日,包括“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叫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为什么中伏有的年份10天、而有的年份20天呢?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在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不变。因此有的三伏天是30天,有的三伏天是40天,而今年三伏就是40天,我们叫“长三伏”。

  三、伏字含义

  古人认为夏天最热的季节,属火,而庚日属金,根据五行相克,火克金,所以庚日要躲起来,隐藏起来。这里的伏是隐藏、躲避的意思。

  四、公伏和母伏

  在民间,关于伏天还有一个有趣的分类——母伏与公伏,它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农历的奇偶性,2024年入伏的日期是7月15日,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六月初十,这是一个偶数日期,因此按照“单数为公,双数为母”的传统划分方式,今年是“母伏”。俗语有“公伏凶,母伏爽”“公伏热死牛,母伏凉飕飕”,说的是公伏的天气特点是干热,而母伏的天气则相对凉爽,但也可能有较多的降雨。

  五、三伏习俗

  关于三伏的民间习俗,各地各有不同。吃的比如汤饼、伏面、炒面、馄饨、羊肉等等。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六、三伏养生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气候最潮湿、人体感受最闷热的时段,也是养生和“冬病夏治”的好时候。传统中医学认为,三伏天是全年阳气最盛之时,人们应该抓住机会驱除体内寒气。由于夏季昼长夜短,保证良好的睡眠也是必要的。少吹空调,少吃冷饮、少吃肥甘厚味的食物。

  【课后练习】

  1.(单选)2024年7月15日正式进入初伏。关于三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每年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

  B.三伏温度轴上的曲线基本一致,时间轴上的曲线则相差甚远

  C.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

  D.三伏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答案】B。

  解析:

  A项正确,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这是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

  B项错误,“三伏”与“三暑”(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即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

  C项正确,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

  D项正确,三伏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2.(单选)( )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

  A.大暑

  B.夏至

  C.白露

  D.惊蛰

  【答案】A。

  解析:

  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