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详解
▶ 假言试题
题型特征:
1. 提问的方式为可以推出、 推知和由此可见等;
2. 题干中有 “如果…那么…” 等表示逻辑关系的关联词;
3. 选项相似度极高。
答题思路:
1. 翻译形式:
如果 A, 那么 B。 形式化为: A→B, 简记为 “前推后”;
只有 A, 才 B。 形式化为: B→A, 简记为 “后推前”。
2. 推理规则:
肯前必肯后, 否后必否前;
肯后否前得到可能的结论。
例题精析
【例】 黄烷醇是存在于许多水果, 蔬菜和可可中的小分子物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很容易摄入含有黄烷醇的食物。 如果食用富含黄烷醇的食物, 将会促进心血管功能。心血管功能改善有助于提高脑血管功能。 某种物质有益于脑血管功能, 则会对认知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
A. 如果要改善心血管功能, 就要食用富含黄烷醇的食物
B. 如果要改善脑血管功能, 就要食用富含黄烷醇的食物
C. 如果要改善认知功能, 就要食用富含黄烷醇的食物
D. 如果要食用富含黄烷醇的食物, 就对认知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逻辑关联词 “如果……”, 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 翻译题干。
食用富含黄烷醇的食物→促进心血管功能→促进脑血管功能→对认知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步, 进行推理。
A 项: “要改善心血管功能” 属于对 “食用富含黄烷醇的食物” 的肯后, 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 排除;
B 项: “要改善脑血管功能” 属于对 “食用富含黄烷醇的食物” 的肯后, 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 排除;
C 项: “改善认知功能” 属于肯后, 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 排除;
D 项: “食用富含黄烷醇的食物” 属于肯前, 肯前必肯后, 符合。因此, 选择 D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