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属性关系:主要考查:必然属性和或然属性。必然属性指一类事物必然具有的某种特性,例如“光∶亮”,即光一定是亮的。或然属性指一类事物中,有的具有某种特性,同时有的不具有该种特性,例如“花∶红”,即有的花是红的,有的花不是红的。
2.条件关系:是指题干中的一个词汇是另一个词汇发生的充分条件或者必要条件。如果A 能推出 B,那么 A 就是 B 的充分条件。如果没有 A,则必然没有 B;换言之,如果有 B,则必然有 A,那么 A 就是 B 的必要条件。如“公务员∶笔试通过”(考上公务员是笔试通过的充分条件或者说笔试通过是考上公务员的必要条件);“满 18 周岁∶选举权”(年满 18 周岁是获得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3.对应关系:对应关系,指两个词之间存在的某种具体的联系,常考的对应关系有:功能对应、场所对应、成品对应、时间顺承对应、常识对应等。
(1)功能对应包含三个方面:题干中的词汇具有同种功能,如“秒表∶计时器”;题干中一个词汇是另一个词汇的功能,如“钢笔∶书写”等;题干中一个词汇的功能是针对另一个词汇的,如“鼠标垫∶鼠标”等。
(2)场所对应指题干中的一个词汇所代表的事物可存在于另一个词汇所代表的事物之中。如“图书∶图书馆”“火车∶铁轨”等。
(3)成品对应是指题干中一个词汇为成品,另一个词汇是制作出该成品的原材料。如“金属∶枪支”“皮革∶皮鞋”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成品对应的类比推理中,考点集中在原材料制成成品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是否需要去除原材料中的多余部分;发生的是物理 变化还是化学反应;在成品制成后还能不能看出原材料是什么等等。
(4)时间顺承对应是指题干中词语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具有时间先后或逻辑先后顺序。如“手术∶消毒”(先消毒后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