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疏离”到“扎根、亲近”,是外乡人对城市的切身感受——融入;从“星星点灯”到“流光溢彩”,是外乡人对城市贡献的展示——繁荣。城市是人赖以生存的聚居所,城市的建设要“以人为本”,要让人感受到温暖、温情和温馨,让人拥有回家的归属与幸福,拼搏向前的勇气和力量,悠然自得的胸怀与心境。
城市的温度体现在有人情味的温暖。平等的职业观,让外来劳动者享有源自城市的尊重,市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给予他们阳光,政府以完善配套的公益服务给予他们温度;与此同时,让外来劳动者扎根城市,分享行业红利,有稳定可上升的发展空间,满足其精神需求,减少距离感。
城市是一个有着只要勤奋就能月入过万,只要能奔跑就能赢得笑容,只要努力拼搏就有向上发展、实现人生出彩机会的地方。“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简单的一声“谢谢”,体现“城”对“人”的接纳;“风驰电掣”的行业发展,是“城”给“人”的红利。在这个“城”,没有退缩与逃避,没有鄙视与不屑,有的是义无反顾、冲锋陷阵、尊重敬畏。
城市的温度也体现在制度传递的温情。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制度公平让外来劳动者同享公共服务,成为货真价实的“城市”一份子;不仅如此,制度公平还在不断地增强着外来劳动者的归属感、幸福感,让其更好地融于城、安于城。政策、制度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某些关键领域的“好政策”已成为人民群众期盼的“甘霖”“雨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牵引机”、“助推器”、“加速器”。一个城市要有好的政策、制度,是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同一片蓝天,同一个领导者,需要让生活在此的群众享受同等的优惠,比如兼具医保卡和储蓄功能的公民卡,以及积分落户政策,让看似“硬邦邦”的制度展现出了它的“温情”。
城市的温度还体现在生态宜居的温馨。改善人居环境,既需要相关基础设施与服务的配套,打通、连接、串联城乡,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也需要美化城市环境,打造生态景观,营造温馨浪漫的生活氛围。城市如人,要注重外观、看重健康,有心灵的悦动,要脉搏的畅通,需美丽的肌肤。安适、恬然的城市环境是吸引外来务工者的基础,作为新城代表的 T 市,用美丽光鲜的环湖公园、自成姿态的文化艺术中心、风景优美的环湖绿道点缀着自己的“面孔”。正是有了这样“暖意”的环境,这样“画”中的感觉,这样适合居住的设施、服务,才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温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城市的有序发展关系到个人幸福感的满足、梦想的实现……个人的不断进步关系到城市的长足发展、繁荣复兴……城市的温度需要“城”与“人”的相互配合,每一方都使另一方丰满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