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印交子对外设市舶司
【歌词释义】
交子: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 ,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 ,发行于北宋前期的成都。
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 ,相当于现在的海关。
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明杭广泉四州发大财(发大财)
【歌词释义】明杭广泉 :是重要港口 ,浙东沿海城市明州和杭州对外贸易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高丽 ,
广州、泉州主要对其他地区。
忽必烈终结汉治的朝代
【歌词释义】蒙古代汉 :忽必烈 ,即元世祖。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 ,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元
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行省制度发展到现在(到现在)
【歌词释义】行中书省 :是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 ,民间简称“行省”或
“省”。行省制起源于元朝 ,明清两朝得到发展 ,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
边远设宣慰西藏归宣政院
【歌词释义】宣慰司: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 ,一般掌管军民之事 ,是地方机构。宣慰司这一机构最早见于金朝 ,元朝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到明清时则只在少数民族聚
居地区设立 ,宣慰司数量比前朝要少。
宣政院 :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 ,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
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
澎湖巡检司把台湾覆盖
【歌词释义】澎湖巡检司:元朝政府管辖澎湖、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元世祖灭宋后在澎湖设立巡
检司 ,隶属于福建行省泉州路同安县 ,是中国在台湾附近岛屿设立正式建置的开始。
RAP:朱元璋撤丞相洪武之治盛开
【歌词释义】废除丞相 :明太祖朱元璋杀掉专权的丞相胡惟庸后 ,就彻底废除了 1600余年的丞 相制度 ,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 ,大权均集中于皇帝 ,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皇
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
洪武之治 :明前期 ,经过朱元璋的的努力 ,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 ,国力迅速增长 ,因其年号
为“洪武”,所以史称洪武之治。
朱棣抢侄子皇位满心欢喜乐开怀
【歌词释义】靖难之役 :是建文元年( 1399 年)到建文四年( 1402 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 1399 年)起兵反抗 ,随后挥师南下,于建文四年( 1402 年)攻下应天(今江苏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朱棣即位 ,年号永乐。至此靖难之役结束。在朱棣统
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史称永乐盛世。
东西厂把人逮一条鞭法出台
【歌词释义】特务机构 :东厂 ,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设立东缉事厂 ,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 ,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 ,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
听命于皇帝 ,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
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 ,由桂萼提出 ,之后张居正于万历 九年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 :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 ,合并征收银两 ,按亩
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 ,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 ,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下西洋海运番食进来好菜快烧柴
【歌词释义】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 ,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 ,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 ,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加
里曼丹岛)以西洋面 ,故名。
番食引进:中国引进外国食物带“番”字的 ,大都是明朝以后,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计有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烟草等近
30种。
吴三桂失态清兵放进来
【歌词释义】吴三桂冲冠一怒 :吴三桂降清后 ,文人对之讽刺不绝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吴伟业所
写的《圆圆曲》。文中最著名的一句是 :“恸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康乾盛世雍正中间待
【歌词释义】康乾盛世 :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 ,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 ,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 ,是清朝统治的最
高峰 ,在此期间 ,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 ,改革最多 ,国力最强 ,社会稳定 ,经济快速发
展 ,人口增长迅速 ,疆域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