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行测

首页 > 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网络 | 2024-08-09 16:21

收藏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同时,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强权即公理”甚嚣尘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新生国家渴望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谋求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发展过程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29日,中印双方签署《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整写入外交文件,从而以国际条约的形式正式固定下来。

  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在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倡导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

  1957年,毛泽东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三、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四、定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五、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贡献

  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五项原则充分体现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顺应国际关系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同时,强调国与国关系相互、平等的实践要求,凸显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

  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

  2.新的时代答案

  70年前,面对热战的惨痛浩劫和冷战的分裂对峙,那一代人为了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给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这个答案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仅没有褪色过时,反而焕发出更加引人注目的光芒。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