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申论

首页 > 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申论

2025国考申论备考:概括归纳类题

华图教育 | 2024-08-22 10:17

收藏

  【题型识别】

  (一) 题型特征

  (1) 常规: 概括、 概述、 简述、 总结、 梳理、 整理、 归纳+具体要素。

  (2) 特殊: 拟标题、 填空等。

  (二) 作答要求

  (1) 全面: 涵盖题目所包含的核心要点, 语言表述要全面。

  (2) 准确: 紧扣题目内容, 精准反映材料内涵, 语言表述规范。

  (3) 简明: 陈述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事实的过程中, 在准确反映语义和语意

  的基础上尽可能少地使用字或词句。

  (4) 有条理: 能够厘清观点或者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呈现形式上争取分条列点。

  【解题方法】

  第一步: 审清题目

  一般情况下, 题目中出现 “概括”

  “概述”

  “简述”

  “归纳”

  “总结” 字眼的, 就是常规型概括归纳类题。

  确定了题型以后要进行资料定位, 断绝无用资料的干扰, 答题速度和准确几率。大多数题目中都会明确指出 “给定资料 X” 或者 “给定资料 X—X” 等, 少数题目没有

  明确划定范围, 只是大概地说 “给定资料”, 就需要考生从所有资料中进行筛选概括归纳。

  审题的最后一步就是判断答题重点, 即明确题目涉及的答题要素 (问题、 危害、表现、 原因、 影响、 作用、 对策、 特点、 理由等), 断绝其他内容的干扰。

  第二步: 提取关键词

  申论概括题中的关键词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1. 动宾结构

  在一些叙述工作方式、 对策、 行为等的关键词句中, 其对应的阅卷标准的表述形式通常都是动宾结构。

  2. 事实性内容+价值性内容

  在对问题、 影响等的概括中, 往往会采用 “事实性内容+价值性内容” 的形式。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关键信息的表述形式并不是唯一的, “动词+宾语”和 “事实性内容+评价性内容” 的表述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题目, 在实际答题中还需要灵活运用。

  了解了关键词的基本特征后, 我们在提炼的时候就有针对性了:

  第一, 在材料中摘取能够准确概括关键句意思的动词、 宾语 (一般为名词), 或者对象、 事物及其主要特征 (一般为名词)。

  第二, 有些题目, 没有现成关键词可摘取, 需要对材料中的各要素进行抽象概括。特别是对于事例、 现象类材料和数据型材料, 要特别注意提炼对象或者主体的特征与实质。

  第三步: 组织答案

  最后一步就是组织答案, 看似简单, 但是最考验能力, 稍有差错, 就可能前功尽弃, 考生需在平时多加练习, 组织答案的秘诀有:

  1. 同类合并、 异类并列

  “给定资料” 本身包含不同的主题, 涉及不同要素、 不同主体、 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为, 我们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提取出了很多关键词, 那么在组织答案时, 就需要我们根据材料本身的逻辑或脉络, 将这些关键词进行梳理, 涉及同一要素或者相同意思的进行合并, 不同的则并行罗列。

  2. 总分结构、 分条分点

  针对归纳概括题, 基本都采用的是 “按点给分” 的阅卷模式, 如果我们在作答时采用 “总—分” 结构、 分条分点形式的话, 阅卷老师在阅卷时会省很多事, 同时还会有助于你拿高一点的分数。

  一般来说, 作答组织形式为: 总括句+具体信息点。 在答案呈现上, 采用分条分点, 标明 “一、”“ (一) ”

  “1. ” “ (1) ” “①” 等序号。

  【典型例题】

  【例】 根据 “给定资料 1”, 概括 S 市为建设美丽水系、 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 (10 分)

  要求: (1) 分条归纳概括; (2) 表述准确、 完整; (3) 不超过 150 字。

  【给定资料】

  1.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是古代诗人对城市景色的描述, 读之令人心向往之。 对一座城市来说, 有水, 才会更有灵气。 水系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城市生态、 形象和功能提升的重要途径。 而充分发掘城市的水环境之美, 则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大趋势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S 市城市水系长 120 公里, 水域面积 630 万平方米, 水系两岸绿地面积 1220 万平方米。 水系不仅是市民休闲观光、 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 也是 S 市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认真落实市委、 市政府 “城市建设上水平、 出品位” 的整体要求, 城市水系管理处将以建设 “美丽水系” 为总目标, 努力打造优美环境。城市水系的美, 不仅体现在水上, 也体现在两岸的绿色中。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维护, S 市城市水系整体绿化效果不错。 但部分河道仍存在绿量不足、 缺少色彩、 管护水平较低等问题。

  城市水系管理处负责人表示, 今年, 将在加强水系绿化管护的同时, 重点对连心河两岸绿化水平进行提升。

  对连心河沿线的重要部位, 将进行高标准绿化整治, 增加乔木数量; 对河两岸的一般绿地, 将以种植灌木、 彩叶树及野花组合的方式, 丰富绿化色彩, 增加整个连心河绿地靓度。

  水是影响植物生长的第一要素。 考虑到 S 市干旱缺水的实际, 为提升连心河沿线绿地管护质量, 确保绿地浇灌到位, 将对连心河沿线有条件的地方铺设管道 24 万米,实施喷灌浇水。

  为进一步提升水系绿化管护水平, 水系管理部门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护转变,通过奖优罚劣、 末位淘汰等措施强化管护, 着力打造 “水系形象”。由于缺少路灯等必要的照明设施, 连心河晚上缺少了景观效果, 附近居民休闲、散步也很不方便。 同时在社会治安方面, 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虽然岸边有路灯设施, 但以前基本没亮过。” 近日, 记者来到连心河东岸时, 小区居民对记者说, “到了晚上黑漆漆一片, 根本不敢往河边走。”经城市水系管理处调查, 连心河两岸共长 102 公里, 目前只有 10 公里路段上的路灯能正常使用; 5 公里路段上的路灯, 因多年失修不能使用; 另有 87 公里的路段上,没有安装路灯。

  据了解, 随着城市的发展, 沿线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过去一些相对 “偏僻”的地段也成了繁华区域, 两岸群众对连心河夜间照明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群众需求, 水系管理部门决定让连心河沿线亮起来, 对不能使用的照明设施进行维修, 在需要照明设施的地段安装路灯。

  城市水系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 此次亮化工程, 将重点解决周边生活区较多、 但缺少照明设施地段的照明问题。 同时, 为使照明设施成为连心河的一景, 在节点部位选用一些艺术灯具, 使之与水系景观相协调。

  “太平河北岸应该多建几个停车场。” 市民吴先生说。 城市水系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在便民提质工程中, 将结合水系实际, 紧紧围绕解决市民反映的重点、 热点问题, 大力完善服务设施建设。

  针对太平河、 环城水系等距离市中心区较远的情况, 为方便更多的市民前往游览,在现有公交线路的基础上, 城市水系管理处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继续增加公交线路。为满足市民健身与观光的需要, 将对太平河原有的 15 公里绿道进行完善。 到 7 月底, 自体育大街到植物园新开辟的 35 公里绿道全部投入使用。 同时,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在连心河、 太平河沿线选择合适地点, 设立垂钓区; 在两岸规划修建公共厕所、停车场等, 满足游人需求。

  水系管理部门没有执法权, 成为当前城市水系管理工作中的一块 “短板”。 由于缺少必要的执法权限, 水系管理人员即使发现占绿、 毁绿行为, 也只能劝说、 教育, 而没有有效手段进行制止和处罚。

  “如果人家听, 还好一些, 如果人家不听, 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一位水系基层管理人员感到很无奈。 由于一些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制止和处理, 水系执法陷入

  了 “管不了、 管不住” 的尴尬局面。为解决这一难题, 今年, S 市成立了城市水系巡查大队, 对侵占绿地、 烧烤、 破坏

  设施设备、 私自下河游泳、 河道排污等不法、 不文明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尽管水系管理部门不断通过各种举措加强安全管理, 但仍无法完全阻止人们下河野游的行为, 而随之发生的那些溺亡事故则让人揪心。

  对此, S 市水系管理部门大力强化安全体系建设, 在水系河道易出现私自游泳等情况的不安全地段加装防护栏, 并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 目前, 已加装防护栏的河道达到 15 公里。

  日前, 记者在太平河城市广场南岸看到, 岸边已安装了一排绿色防护栏。 城市水系管理处监察安保科科长对记者说, 这一段河道长 3. 5 公里, 现已全部完成护栏安装,装了护栏后, 在这里游泳的人明显减少了。

  今年秋季, 水系管理部门还将在连心河等易下河游泳地段, 加栽绿篱、 灌木等植物 1. 1 万米, 并安装监控, 及时发现、 制止游泳行为。

  在加装防护栏的同时, 水系管理部门还在水系河道沿线安装 800 块警示牌、 悬挂700 条警示标语, 提示严禁游泳; 并配备 100 名保安, 维护水系河道安全秩序, 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答题突破】

  明确问什么答什么, 善用概括方法, 找出建设城市水系、 打造优美环境实施的主要措施, 进行合理圈画批注, 表达时能抄原词抄原词, 尽量用动宾搭配短语简练表达,

  最终分条列点呈现答案。

  【参考答案】

  1. 加强绿化建设与管理, 着力打造水系形象。

  2. 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系统化水系工程。

  3. 加大便民设施的投入力度, 提供多方位的便民服务。

  4. 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 加大执法力度。

  5. 完善安全管理设施, 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