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御史(秦朝)
秦朝时,中央设有御史大夫主管监察,下设御史中丞及各类御史专掌监察。
二、御史中丞及刺史(汉朝)
东汉时,御史大夫不再是监察官,御史中丞掌管的御史台成为专门监察机构,并新创司隶校尉、丞相司直等职官。在地方上分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三、一台三院(唐朝)
御史台是唐朝最高的监察机构,也是唐朝监察制度中的核心监察机构,御史台分为三院:(1)台院,监督并弹劾职位较高的官吏,参与朝廷重大案件的审理;(2)殿院,监督朝廷官员的君臣礼仪;(3)察院,出使巡按,监督地方的官员是否奉公职守。
【拓展】察院是封建统治社会产生的第一个专门监督朝廷官员和地方官员的监察机构,对维护政治文化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察院也是三院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四、监司与通判(宋朝)
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地方监察上,采取以监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为主,以通判等为辅的地方监察系统,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通过出巡制和央察受罚制,进行对地方监察官的监察。
五、行台与道(元朝)
御史台为元代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也称中台式行台。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把全国划分为江南和陕西行御史台,简称行台,作为御史台的派出机构,也是地方最高监察机关。又将全国划分为二十二个小监察区,称为道,各道设素政廉访使,常驻地方进行监察。
六、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
明初撤御史台,中央置都察院,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在都察院之外,新创设六科给事中,专门负责监察六科(吏、户、礼、兵、刑、工)。地方监察主要有三种形式:一为总督和巡抚对地方的监察;二为十三道监察御史对所辖地区的监察;三为各省提刑按察司对所辖地区的监察。此外,还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进行暗中监察。
【拓展】都察院主管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而电视剧中所谓的“六扇门”,实际是没有这个机构的,而是指三法司衙门的合称。
七、通政使司、巡按使与御史处(清朝)
清初沿袭了都察院,作为专门的监察机构。康熙时期都察院改为通政使司,成为了专门的监察机构。雍正时期设立了巡按使,作为专门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文武官员的工作。乾隆时期设立了御史处,作为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文武官员的工作。
刷题巩固
【列题】(单选)在唐朝的监察制度中,以下哪个部门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是否奉公职守?( )。
A.台院
B.殿院
C.察院
D.御史台
答案:C
【解析】
根据提供的内容,唐朝的监察制度中,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分为三个部门:台院、殿院和察院。其中,台院负责监督并弹劾职位较高的官吏,参与朝廷重大案件的审理;殿院负责监督朝廷官员的君臣礼仪;而察院则负责出使巡按,监督地方的官员是否奉公职守。
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