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行测

首页 > 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2025国考公安岗行测语句表达:语句排序

华图教育 | 2024-10-23 14:54

收藏

  (一)提问方式:

  将以上几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注意:此类题可不用看提问方式,文段中会有明显的“①②③”等序号作为标志。

  (二)解题思路:

  1.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大多数题目的选项由不同的句子作为首句,但原文段只有其中一个句子放在段首。有些句子可以放在段首,而有些则不能。我们可以通过首句特点,优先看首句。

  1.1不适合作首句

  (1)补充类描述:补充类表述其补充前文的作用,表示该表述前在陈述某一内容,因此不适合作首句,比如:当然、也、也就是说、可以说……

  【例】⑤在上一个年代里生活的女人,也未必是人人都爱烟袋,也许只是风气使然

  【使用点拨】⑤句“也”表补充说明,不适合做首句。

  (2)反面论证:否则、不然、如果……就……、如果……那么……;

  “否则”和“不然”出现在句首,不能做首句;“如果……就(那么)”的句式并不一定不能作首句,但在语句排序题中,往往不作首句。

  【例】⑥如果良医短缺了,就用庸医来充数,无异于饮鸩止渴,拿人命当儿戏

  【使用点拨】⑥句是反面性陈述,一般前面会出现正面陈述,所以不建议作首句。

  (3)指代类描述:代词一般前有所指,不作首句,比如:这、那、这些、那些、此、他们……

  【例】③为了投其所好,于是植物们经常大片大片地开花了

  【使用点拨】③句中“其”指代不明,说明前文应有指代对象,不可作首句。

  (4)结论类描述:结论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不能作首句,比如:因此、所以、总之、最终、终于……,但一般可以作为尾句。

  【例】③因此要解决公平问题,最终还取决于录取制度是否改革

  【使用点拨】③句“因此”是结论类表述,说明前面应有原因陈述,不可作首句。

  (5)一种逻辑关系往往由两个关联词组成,比如:虽然……但是……;当第二个关联词出现在句首,不作首句,比如:而且,但是……

  【例】③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会从中受益,因为基础设施项目建好了,能够进 一步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国际贸易,发达国家也会从国际贸易扩张中获益

  【使用点拨】③句“但”表转折,是对某一内容的转折,前文应有内容,不可作首句。

  1.2适合作首句

  (1)引出话题

  【例】②科学发展是人类追求的一个长期目标,但一些具体研究项目却往往是在一个较短时间尺度内进行和完成的【使用点拨】⑤句中的“是”说明该句在讲“大数据”的定义,适合作首句。

  (3)话题概念范围:概念范围大者比小者适合作首句

  【例】②生态红线是指生态系统在发展演进中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生态系统衰退甚至崩溃的临界状态

  ⑤生态作为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是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 系统

  【使用点拨】②句话题是“生态红线”,⑤句是“生态”,“生态”的话题范围更大,⑤句适合作首句。需要注意的是,虽然②是下定义,但考虑首句时,应让位于概念大的话题。

  2.理解内容,关联验证。结合选项,确定正确选项2.1话题一致:

  后一句的话题应与前一句的话题保持一致。在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中,比如四个选项很难排除某一选项,或句子先后顺序很难判别时,可以借助某些句子中的关联词或代词(该句并不一定出现在选项中的首句)进行排序,同时结合选项中该句之前的句子与该句能否构成话题一致或相应的逻辑关系来判断句子的先后次序。

  (1)借助关联词判别话题一致

  (2)借助代词判别话题一致

  (3)借助重复性词判别话题一致

  2.2行文脉络判别次序:

  (1)先引出某一话题,然后从多个方面进行分述。

  (2)先给出观点,然后进行解释说明、原因论证、举例论证或“正面观点+反面论证”对比陈述。

  (3)文段中有问题时,对策不作首句。

  2.3顺承关系:

  按照时间、空间、动作或事理(事项)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使用点拨】②句引出“科学研究项目”这一话题,适合作首句。

  (2)定义表述

  【例】⑤大数据是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规模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 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