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谈谈对“勤能补拙”的理解。
勤能补拙,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勤奋之于补拙的重要性,我的理解如下:
第一,勤能补拙,首先要勤于学习,勤奋是一种品质、一种态度,要全身心地投入。在我看来,这种全身心地投入首先是对学习方面的要求。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先天的智商差异,更多的是后天的努力程度决定的,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勤奋”,无论是“天 道酬勤”,还是“业精于勤荒于嬉”都在强调勤奋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只有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勤加练习,才能弥补智力上的不足,进而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第二,勤能补拙,其次要勤于思考,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我们在学习中不能一味“蛮学”,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避免重复性错误,才能更加高效地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牛顿突然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中,正因他善于思考,进而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第三,勤能补拙,再次要勤于实践,如果学习和思考都是解决理论的问题,那么实践就是对理论的检验。众所周知,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要想弥补“拙”,实践更加重要,例如体育、舞蹈等,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需要成千上万次反复实践,才能训练出最完美的姿态。这就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小巨人”姚明,他在篮球领域其实有不少的短板,例如臂展不够、脚趾过大,但是依靠反复地训练,练出了一手柔和的手感,在高手云集的NBA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说明了勤于实践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只有通过勤奋和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