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和历史性任务。结合发展形势来看,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振兴,还是文化振兴。而乡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是人们重返精神家园的路标和灯塔,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温度计”,直接关联乡村各项建设。由此得知,“留住乡愁”既折射出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也反映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留住乡愁”,是产业振兴之要。乡村作为乡愁的独特载体,拥有乡愁这一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如何把乡愁转化为“金山银山”,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考量。随着乡村旅游浪潮 的兴起,江背镇借助“四季村晚”,融入乡土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发布特色旅游产品,使得游客争相购买。整个活动通过注入乡愁,具备了同时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独特魅力。无数实践表明,把乡愁注入乡村特色产业是将“沉睡”的乡愁资源进行活化转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乡愁与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不仅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还能够衍生出新的文化意义。因而乡愁成为实现产业振兴的有力途径。
“留住乡愁”,是文化振兴之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乡村村庄“空心化”和乡村精神边缘化逐渐使当前某些城镇发展失去文化内核和发展动力。而乡愁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修身齐家大智慧。无论是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还是刘言史“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这些经典诗句,这些质朴睿智的词句,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因而,“留住乡愁”要把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美丽和风采。
“留住乡愁”,要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留住乡愁”就是要传承几千年来深藏于每个中国人文化基因中的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到: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无论是杨林村的“金喇叭”宣传队,还是各地区举办的“四季村晚”,都立足于弘扬乡村新风尚,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延续文脉、重塑价值,还能延续新文明。与此同时,良好的乡村氛围,使得乡愁记忆将不断发挥纽带作用,将乡村故土与在外游子、乡贤能人紧密地维系在一起,唤醒无数人的故乡情怀,激发回乡干事创业的激情,永葆建设家乡的赤子热诚。
从我们出生那天起,我们的“根”便深深扎进了故乡的土地。故乡清新的空气、长辈述说的故事,都深深滋养着我们的乡愁。从那时起,故土已融合成生命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新型大国”的顺利衔接中,无论身处何地,乡愁永远是我们割不断的情绪,魂牵梦绕、永驻心头。借助乡愁情愫,提振乡风文明,给予振兴之路上无尽的温暖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