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典园林在明末开始出现
B.凿池引水在古典园林中较为常见
C.榭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多为临水建筑
D.漏景的构景手法主要是通过透漏空隙来呈现景物
【答案】A。
【解析】A 项错误: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根据历史文献和对现存古代园林遗址的考察,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一是先秦至秦汉时期,此时期或可称为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时期”,是从“囿”到“苑”的发展时期;二是唐宋时期,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三是明清时期,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
B 项正确: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因此,凿池引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较为常见。古代园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种。其中,“掩”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破”是在水面很小时,可用乱石为岸,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
C 项正确:榭,本义指土台上的木构建筑。明清园林中的榭则是指水边或花边的小建筑。建筑在水池边的可称水榭,建筑在花坛边的可称花榭。常见的榭多为临水而建,面水而设美人靠,可让人凭栏观景。建筑的基部大多一半挑出水面,下面用柱墩架起,与干栏式建筑相似。这种建筑型制与阁相近,故又称水阁。
D 项正确:漏景是中国园林传统造景手法之一,是从框景发展而来的成景类型。漏景是透过虚隔物看到的景象,虚隔物可以是花窗、隔扇、漏窗、漏明墙、栅栏或疏朗的树干。景物的透漏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而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似实而虚、似虚而实的模糊美。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