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
1.独创了针灸疗法。
战国时期
2.医学分科。
3.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成为中医传统的诊病法。扁鹊被医家奉为“脉学之宗”。
西汉
4.《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养生学说” “经络治疗学说”“病理病因学说”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秦汉时期
5.《神农本草经》是汉代众多医学家收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也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末年
6.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被称为“医圣”。
东汉
7.华佗被后世称为外科鼻祖,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比西方早 1600 多年,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
唐代
8.《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9.孙思邈著有《千金方》,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的医学和药物学知识,被称为“药王”。
明朝
10.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