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识点精讲
论证题目包括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
一、 加强论证
1. 加强论点: 即直接对论点的正确性进行说明、 复述。 重复论点是直接针
对论点本身进行加强, 属于加强论点的方式。
2. 加强论据, 常见两种形式, 一是举例子, 二是做解释。
举例子, 即从事实的角度, 通过直接列举实例来直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做解释, 从理论的角度, 即通过解释原理或说明过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3. 建立联系, 也称为搭桥, 是指在论点和论据表述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 将论点和论据关联起来, 使得从论据能更可靠严谨地得到论点的一种加强论证的方式。
4. 补充前提
(一) 形式化假设 (充分性假设)
1. 提问方式
假设以下哪项, 能使上述论证成立?
如果该假设成立, 则论证成立?
2. 主要考三段论
题干前提 A→B, 结论 A→C, 补充前提是 B→C。
(二) 非形式化假设 (必要性假设)
1. 提问方式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 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
2. 主要考查模型
第一, 建立联系 (直接说明 A 与 B 关联)。
第二, 必要条件: A 可行, 有 A 才有意义
答案标志: (有判断 A 的标准/ 方法/ 手段; 只有 A 才 B)
第三, 一致式 (选项与题干结论一致)
(结论是 A→B, 补充的前提是 A→B)
第四, 排除干扰, 为了说明 A→B, 说明除了 A 之外没有别的因素影响 B。
答案标志: (没有其他的因素影响 B)
二、 削弱论证
削弱论证的常见削弱方式与加强论证一致, 分别为:
1. 否定论点: 即直接对论点的正确性进行质疑、 反驳。
2. 削弱论据, 常见的就是增加反向论据和否定原有论据。
3. 切断联系: 也称为拆桥, 是指在论点和论据表述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 将论点和论据断开关联, 使得从论据得到论点的可能性减小的一种削弱论证的方式。
4. 否定前提: 否定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
二、 例题剖析
【例 1】 最近有研究团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了 519 名从未吸过传统香烟、 年龄在 18 岁至 25 岁间的年轻人, 调查内容包括这些年轻人吸电子烟的情况和吸传统香烟的意向等。 研究报告称, 在从未吸过传统香烟的年轻人中, 那些正在吸电子烟的人更可能尝试传统香烟, 有关电子烟的监管政策要注意保护年轻人。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 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 受访者中有 20%的人尝试过电子烟或未来很可能会尝试电子烟
B. 即使只尝了两三口电子烟, 也有可能提高吸传统香烟的可能性
C. 受访者中正在吸电子烟的有 60%表示未来一定会尝试传统香烟
D. 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比传统香烟小, 但仍然含有很多有害物质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 “支持”, 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 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 从未吸过传统香烟的年轻人中, 那些正在吸电子烟的人更有可能尝试传统
香烟的可能性, 有关电子烟的监管政策要注意保护年轻人。
论据: 无。
第三步, 辨析选项。
A 项: 无关选项。 该项说的是有 20% 的人尝试电子烟或未来是否会尝试电子烟, 与正在吸电子烟的人是否可能尝试传统香烟无关, 论题不一致, 排除。
B 项: 增加论据。 论点一方面讨论 “更” 可能尝试传统香烟, 是将 “从未吸过传 统香烟的年轻人” 和 “正在吸电子烟的人” 作比较, 该项表明不抽电子烟的人, 即使只抽两三口, 也会 “提高抽传统香烟的可能性”, 能够支持论点; 另一方面, 论点也在 讨论 “有关电子烟的监管政策” 的制定, 该项表明抽电子烟的确容易让人提高抽传统 香烟的可能性, 故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综上, 该项具有加强作用。
C 项: 不明确项。 该项只讨论了 “正在吸电子烟的人” 中 60%表示未来一定会尝 试传统香烟, 并未提及 “不吸电子香烟的人” 的情况, 未进行比较, 不具有加强作用。
D 项: 无关选项。 该项说的是电子烟的危害比传统香烟小, 但仍然有很多危害物 质, 主要说的是吸烟的危害, 与正在吸电子烟的人是否可能尝试传统香烟无关, 论题 不一致, 排除。
因此, 选择 B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