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初中政治试题及解析4

教师网 | 2020-01-16 17:04

收藏

  1.题目:八年级上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试讲中重难点突出;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新课导入

  课前小调查:

  教师调查学生对“中国新四大发明”的了解,关于外国人较想带回家的中国神器有哪些?

  学生回答:网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

  教师过渡:“我们的生活正在因为网络的出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正在尽情享用着网络信息和共享经济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成果。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今天我们具体了解网络给我们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哪些便利和困扰。”

  二、新课讲授

  1.教师出示材料:小明和父母说,他希望家里有电脑能上网,小明的爸爸说:“网络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假的,骗人的,而且孩子小,没什么自控能力,很容易玩游戏上瘾,我不赞成买电脑上网。”妈妈说:“网络能使孩子增长见识,获得更多更及时的信息,还能用来上网校学习,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再说了,以后电脑越来越普及,他不懂电脑,不会上网,怎么和别人交流,怎么适应社会呢?我看上网很好,我赞成。”

  问题一:小明的父母说的有道理么?

  问题二:你怎么看待网络这件事?

  教师总结: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使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是老死不相往来。即使纵膈万里,也是天涯咫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我们的慧眼,在网络交往中警惕网络诈骗。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

  (1)你知道抖音吗?你欣赏抖音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抖音中有哪些不好的内容?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朋友圈中的信息,捡到一张准考证,这信息是真的吗?你知道网络中还有哪些虚假、不良的信息?

  点拨:网络谣言,

  3.教师播放关于网络的图片,提出问题:

  (1)网络谣言有何危害?

  (2)图片分别表现了网络的哪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3)你听说或知道的网络诈骗方式有哪些?有什么危害?怎样警惕,防止被骗?

  教师点拨:(1)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秩序,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破坏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扭曲形象。

  (2)图片1、2、3、4分别说明了网络诈骗、网络不良信息、利用网络犯罪和沉迷网络的现象。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可能给我们带来危害。

  (3)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良信息、虚假信息,我们的慧眼。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了解到网络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危害。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学会趋利避害。”

  板书设计: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丰富生活

  不良信息、虚假信息

  学会趋利避害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