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之旅,越是好作品越需要作者沉下心来,慢慢写作。而中国的撰稿人多为靠稿费为生的落魄文科毕业生,或者是赚取零花钱的在校学生。要这群人写出有历史沉淀感的东西,就如同让幼儿园的孩子制定国策一样,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将自己称为“搞文化的”,或者是“做文化的”,甚至是“玩文化的”。殊不知“搞”“做”“玩”折射的正是这个文化群体的“嫖客心态”。对文化的玩世不恭,可见一斑。
文段主要说的是()。
A.中国撰稿人的现状
B.中国撰稿人的心态
C.中国撰稿人的人员构成
D.中国撰稿人创作中的问题
2.2013年中意诗歌艺术研讨会2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希尔顿酒店举行,中国策展人、诗人林和意大利文学评论家、诗人安吉洛·萨内利共同发布个人诗集进行诗歌交流。中意诗歌艺术研讨会是今年意大利第55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平行展的组成部分。较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诗人林和萨内利参加艺术研讨会
B.中意诗歌艺术研讨会是意大利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平行展的组成都分
C.中意诗歌艺术研讨会在威尼斯举行
D.诗人林和萨内利共同发布个人诗集
3.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对文中加横线的两个“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变异的原因。
B.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一般博物学家的看法。
C.两个“这”指代不一样,个“这”指代变异的原因,个“这”指代“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D.两个“这”指代不一样,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
4.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可是很多家长固执地相信,抢跑是在为孩子争分夺秒。自然界万物都按照生长规律自然生长,适当施加外力可以促其生长,倘若施用外力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倒退甚至枯萎现象。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作者这段文字较想表达的意思是:
A.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B.要依据孩子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水平对其进行教育
C.让孩子不受约束地自然成长是较好的教育
D.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教育理念
5.心理学要研究人的共性,揭示一些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但也切不可以轻视人的个体差异,在有些问题上不能千人一面,陷入机械笼统的怪圈。
对上述这段话的复述是( )。
A.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共性
B.心理学研究要体现个体差异
C.心理学不仅要揭示人的共性,还要兼顾个性
D.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 文段主要说的是中国撰稿人创作中的问题。本题选D。
2.答案:C
解析: 本段新闻的主体内容是“中意诗歌艺术研讨会”,A、D两项是这次会议的部分内容,B选项是对这次会议的一个解释说明,而全文的主要意思是:中意诗歌艺术研讨会2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故本题选C。
3.答案:D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为词句理答题。
根据就近原则把代词还原,我们可以看到,个“这”明显是指代一些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
个“这”指代的是“就某一狭隘意义来说,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看法的观点是正确的”。所以个“这”与个“这”指代的意思是不一样的,D的表达是正确的。
A、B、C表述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B
解析:
文段论述了教育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其后是解释说明,非内容,针对主旨句提出对策,是要依据孩子现有的身心发展和知识水平对其进行教育。故答案选择B项。A项与文意不符合,作者是想告诉我们早期教育要合适,不是不要进行。C项让孩子不受约束成长,是曲解文意,和文段意思不符合。D项是错误的教育理念,不是作者论述,作者论述是正确教育理念。
5.答案:C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复述”一词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材料前半部分讲心理学要揭示人的共性,后转折词“但”提出心理学还要兼顾个性。复述要求概括,包含两部分的意思。故正确答案为C。
A、B项仅提到了心理学的一面。D项概括过于笼统。
宁夏华图官方微博 | 宁夏华图微信公众号 | ||
![]() |
微博:@宁夏华图 |
![]() |
公众号:宁夏华图(ningxiaht) |
想了解此公告考试内容及获取备考资料,关注官方微博 |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公务员考试资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