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速览
时间 | 2019 | 2018 | |
片段阅读 | 主旨概括 | 3 | 1 |
意图判断 | 2 | 3 | |
细节理解 | 1 | 1 | |
标题添加 | 0 | 1 | |
语句表达 | 语句排序 | 1 | 2 |
语句衔接 | 2 | 2 | |
下文推断 | 1 | 0 | |
逻辑填空 | 15 | 10 | |
总计 | 25 | 20 |
由上表可知,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理解、逻辑填空题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同时加大了逻辑填空题型的考查力度。
整体而言,在这次的考试中,整体的难度会趋于稳定,题目会更侧重于对考生理解能力的测查。
一、备考策略
(一)理论先行
梳理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总结每一种题的答题思路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把握,难点,同时熟练运用各种答题。
(二)刷题助力
刷题巩固和已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增强我们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三)查漏补缺
“刷题”真正的目的是“查”漏和“补”缺,分析原因,加强积累。
(四)实战模拟
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高压的环境下进行模拟训练。
二、快速阅读
(一)借助手指眼球的移动速度
阅读时,不要一行一行的读,刚开始的时候用手指辅助,在每一行的文字下快速地移动,眼睛跟上手指的速度。
(二)找关键词
不要以字为单位,也不要以句为单位,而是要以段为单位,一段话、一段话地理解。找到一段话中间的关键词,快速明白这一段话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关键词的位置一般在开头或结尾,绝大部分的时候它是在开头。当然这只是相对来说而已。
(三)带着问题阅读
主动地、快速地、带着问题去阅读和理解,梳理作者的意图和写作结构。
(四)控制好节奏
在该详细阅读的时候详细阅读,该略读的时候略读。切忌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看。
三、答题
(一)主旨概括找中心,切忌以偏概全。意图判断多主旨。
(二)标题填入三要素:新闻优先看导语,议论文找论点,说明文查找说明对象和要素。
(三)下文推断多段尾,语句衔接多前后。
(四)排序优先首尾句,细节理答题选项切忌偷梁换柱。
(五)逻辑填空
词义辨析法(1)词义轻重(2)语素差异(3)感情色彩(4)语体色彩
语境分析法(1)逻辑关系(2)语义关系
考场策略—舍弃原则
在考场上有时会出现比较纠结的题目,答案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不能决定对错。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按照不同的题型来处理:
(一)逻辑填空
做逻辑填空题时排除了两个选项,剩下的两个选项难以抉择。观察空格前后的语境提示信息,从词语搭配、语义轻重、语素差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去考虑,如果还是选不出,从较初的语感选一个答案,不要纠结。
(二)片段阅读
在做主旨概括或意图判断题时,遇到剩下的两个选项不能确定答案时,从主体差异、相对、逻辑关系等角度比较选项差异,选出较符合文段的选项。超过一分钟确定不了答案,可以凭语感选一个答案。
(三)语句表达
在做语句衔接题时,碰到纠结选项,注意考虑空格的位置。空格在首句或尾句很可能是对整个文段或部分文段的总结。
在做语句排序时,如果选项和原文都没有口,可以在纠结的选项任选其一代入,通顺即可选择。
现在,我们做一个总结,做一道言语题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应该掌握每一个题型的和难点,并且围绕它们来进行选择,这样正确率和做题的速度会大大。
然而,不论题目如何变化,难度大小如何,我们只要做到充分备考,系统复习,以轻松平和的心态应对考试,方能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