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句
1.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
2.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位落到实处。
3. 民心是较大的政治,民安是较大的责任。
4.妥善安置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位。
5.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较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较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要加强应急值守,落实工作责任,细化预案措施,确保灾情能够快速处置。要加强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紧盯各类隐患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严防各类灾害和次生灾害发生。
6.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7.天灾无情人有情。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我们13亿多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全国各族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大家一条心,有党和政府支持,有全国人民支援,再大的坎都能迈过去。大家要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不怕灾害,不怕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新家园建设得更好!
8.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要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
9.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10.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
二、理论知识
国民经济要正常运转,增强防灾备灾意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要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肯十防九空,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准备。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实行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相结合,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相结合,搞好军民融合储备。要优化应急物资品种和储备布局,要合理确定储备规模,加大投资建设力度。
三、应用写作-通知
通知是法定公文的一种,通知的基本格式包含标题、送达机关、正文和主送机关。
文种 | 标题 | 送达机关 | 落款 |
通知 |
具体写作格式如下:
(1)标题,写作格式为:“关于+是由+的+通知”
(2)送达机关即被通知的单位,通知为法定公文,送达机关只能为单位。一般写在正文的行,顶格。
(3)正文,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是缘由部分。这是通知的开头,只简要写明发出这个通知的原因和目的。然后是事项部分,写出通知的内容。事项部分既可以分条列项地写,也可以逐项依次地写。无论哪种写法。通知的内容都写得条理清楚,明确具体。如果是需要对方办理的,要把应当办理的事项和要求写清楚;如果是要让对方知道的,要把告诉的事情写明白。接着是结尾部分,常用“特此通知”之类习惯语作结。也有不少通知不用习惯性的结束语作结,通知的事项写完,正文就结束。
(4)落款,落款为发文机关和日期两个部分。
【示范文章-通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今年以来,我国气候异常,天气事件频繁,台风、洪涝、滑坡、泥石流、风雹、干旱、高温热浪、森林火灾、沙尘暴、地震、雪灾和低温冷冻等各种自然灾害多发。特别是入汛以来,东南沿海和内陆部分地区频遭台风袭击,暴雨集中,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一些地方重复受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加强督促、指导和协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认真做好抗灾救灾组织工作,灾区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奋战。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积极发挥抢险救灾突击队作用。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较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夺取了抗灾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目前,我国仍处于洪涝、干旱、台风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易发时期,汛期尚未结束,部分地区干旱仍呈持续发展态势,秋季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做好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抗灾救灾工作责任制
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切实把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抗灾救灾组织指挥体系。
二、加强监测预警,落实各项灾害防御措施
各级气象、水文部门要密切监测天气和汛情发展变化,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及时会商分析和滚动预报,并努力改善边远地区农村预警信息传递手段。水利、国土资源、地震、林业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山洪、滑坡、泥石流、地震、森林火灾等灾害的监测巡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各地区、各部门要在预案、队伍、资金、物资等方面落实各类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三、加大救助力度,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各受灾地区要加大资金物资投入力度,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对因灾绝收缺粮的群众,要给予必要的生活救助,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病得到及时救治。
四、周密组织实施,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秩序
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加大对受灾群众生产自救的帮扶力度,抓紧做好水毁耕地的恢复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调拨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派出有关和技术人员深入灾区一线,指导具备耕种条件的地区抓紧补种改种,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特别是病虫害防治。
五、完善机制,加大抗灾救灾资金投入力度
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积极性,建立抗灾救灾投入的多渠道机制。
六、广泛宣传动员,为防灾抗灾救灾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大力普及预防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切实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宣传方式,积极推动防灾减灾宣传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覆盖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关地区和部门要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社会公布灾情,通报抗灾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要注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坚持及时、主动引导的原则和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深入报道灾区干部群众同灾害作斗争的顽强精神,广泛宣传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夺取抗灾救灾的胜利。
国务院
XX年XX月XX日
(截取国务院防灾救灾通知的部分内容)
四、热点时评
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抗灾能力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连降大雨,防汛形势严峻。8月18日下午,正在安徽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汛救灾作出指示及部署,要求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预警、严密防范、高效救援,要灾害防御能力,把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
这要求我们在不断实践中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使防灾减灾救灾达到科学、高效的水平,进而有力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经济社会平稳良好发展。
抗灾能力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安全。抗御灾害能力事关重大,这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抗灾能力彰显生命至上理念。救灾是人类与自然灾害斗智斗勇的过程。在这场对决中,时间就是生命。越是提前预警、排查隐患、转移人员,越可能先机。方案越完善,物资越充足,设备越,救援就越科学、高效。救灾能力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也就随之减少。这背后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抗灾能力护航建成小康社会。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和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建成小康社会牵涉方方面面,补齐安全短板至关重要。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仅能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强有力的安全,也有利于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防止贫困地区因灾返贫。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我国抗御灾害能力才能至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