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军转干成绩查询

首页 > 宁夏军转干考试 > 招考信息 > 成绩查询

2021军队文职招聘到底什么时候出成绩?

华图教育 | 2021-07-16 10:11

收藏

  2021年军队文职即将公布!各位考生可军队人才网(http://www.81rc.mil.cn)查询考试入围人员名单以及考试成绩查询,宁夏人事考试网将会时间发布成绩查询入口,并为大家带来面试峰会,各位考生可提前关注以免错过,更多有关军队文职考试相关资讯可关注宁夏华图

  确定入围人员名单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按照90%考生上线的比例,划定公共科目合格分数线;根据招考岗位入围比例,对达到公共科目合格分数线的,再按照全军统一考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考试入围人员名单,并在军队人才网公布名单。

  对报名资格条件审核且取得全军统一考试有效成绩的军烈属等人员,实行加分优待政策。其中,军队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的配偶子女,以及未婚军队烈士的兄弟姐妹,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加10分;现役军人、当年(2021年)退役军人、在职病故军人和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的配偶子女,以及在军队工作年限满5年以上的未纳编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社会聘用人员和服役年限满5年以上且被评为士兵或者获得嘉奖以上奖励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加5分。

  军队派遣执行一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任务的未纳编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社会聘用人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在符合上述规定加分条件的基础上,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可以再加5分。其中,属于军队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的配偶子女,以及未婚军队烈士的兄弟姐妹的,累计加分不超过15分;属于现役军人、当年(2021年)退役军人、在职病故军人和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的配偶子女的,累计加分不超过10分。

  公共科目或者科目单科考试成绩为零分或者缺考的,不列入考试入围人员名单。

  确定预选对象

  全军统一考试的公共科目、科目和面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总成绩按百分制折算。其中,公共科目、科目、面试成绩分别占30%、30%、40%。各科目成绩和总成绩可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用人单位按照计划招考人数1:1.2的比例,根据报考人员总成绩由高到低确定预选对象,并及时告知本人是否被确定为预选对象。其中,面试成绩低于60分或者体检不合格的,不得作为预选对象;总成绩相同的,依次按照面试成绩、科目成绩确定排名。

  文体用人单位艺术、体育等岗位的预选对象,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按照上述规定确定。

  军队文职面试备考

  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相关负责人提到,“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入职补贴、积分落户、培训、定向培养和工龄补贴等优惠政策。到2022年年底,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照护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据统计,中国目前有超过4000万失能及半失能老人,由于家庭养老照护功能相对弱化,这一庞大的照护需求势必需要发展社会性养老资源来满足。不过据民政部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仅有50余万名养老护理员,在考虑家庭照护资源后,短期内仍存在超百万的养老护理员缺口。

  不独数量上存在缺口,研究者总结发现,中国养老护理员总体存在“三低三高”的特点,即学历技能水平低、年龄偏高,收入待遇低、劳动强度高,社会地位低、流动性高。养老护理员队伍的规模和稳定性已成为制约中国养老服务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亟待扶持政策和性方案予以破解。

  近年来,为破解这一难题,各地方及有关部门持续进行探索,出台不少扶持政策,覆盖多个方面。比如,人社部提出鼓励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多地建立养老服务培训补贴、养老服务大学生学费减免等制度。总的来看,这些政策主要着眼于经济激励,其有效性正逐步显现。不过就老年长期照护需求快速增加的大背景而言,破解老年护理人员短缺问题,还需从降低老年护理工作压力、照护效率、改进管理效能等方面着手和发力。而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及养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这些问题上带来新的可能性。

  养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三个方面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照护,为弥补护理人员缺口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是维持和独立生活能力,减少老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例如,基于云技术设计的老年人健康管理设备,能定期辅助老人进行体检和自测,并根据结果提供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上传到云端的个人健康档案,供签约的家庭医生参考,降低老人的失能风险。再比如,针对开始出现身体功能障碍的老人设计的辅具智能产品,如康复机器人、移动辅助机器人、智能电动训练车等,仅需少量的人力配合,就能帮助老人完成各项基本生活任务,并减缓身体机能的衰退,从而持续独立地生活在家庭和社区等熟悉环境中。

  其次,技术替代减少护理压力,同时实现养老护理员离职率的下降和护理效率的。据了解,不少养老机构已引入污物智能处理系统、智能床垫、防走失和检测跌倒的智慧安防系统等,均可降低养老护理工作的苦、脏、累程度,而后者正是影响养老护理员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些技术产品及服务的使用,还能实现单位时间内护理老人数量及护理质量的。

  再次,数据平台建设,包括护理人员在内的各项老年照护资源的管理效能。智能终端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是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建设。笔者在上海的相关调研中发现,各区建设自己的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并与市级养老服务平台进行对接。如此,老人及其家人可在平台上搜索与自己适配的养老资讯;而对于政府和社会机构来说,既可以数据平台护理人员的派单效率并实现质量控制,还可以详细追踪老人的大数据,让养老补贴资金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更加有的放矢。

  不过当前,数字技术在助推解决养老护理人员紧缺难题中也面临不少挑战。不少技术在养老应用场景中尚不够和智能,反而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和护理员面临“数字鸿沟”,需要降低智能设备操作难度、加强培训等助其跨越。此外,因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及规范的管理机制,数据系统与平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资源共享难、数据安全难保等问题。

  尽管面临一些质疑和挑战,值得指出的是,数字化转型仍是养老服务发展应坚持和明确的方向。它的根本目的并非完全替代人,而是帮助人:让老年长期照护过程更具可持续性、让养老护理人员能更加从容地提供个性化和有温度的照护服务。这也正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