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2021宁夏自主招聘事业编教师教综备考:皮亚杰守恒实验

华图教师 | 2021-09-23 11:35

收藏

  我们常说“形散而神不散”,还可以总结出一个“形变而属性不变”,后者体现在我们认识客观事物上,皮亚杰守恒实验进行了验证。

  一、实验流程

  ①液体守恒

  向儿童呈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杯子,把两个杯子装入相同数量的液体。在儿童认为两个杯子装有相同数量的液体后, 将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一个比较高但比较狭小的杯子里, 并问儿童“这个杯子(较高的一个)里的水与这个杯子(比较矮的杯子)的水一样多、较少还是较多?”

  实验中发现,对这个问题,6、7岁以下的儿童仅根据杯子里水的高度去判断水的多少,而不考虑杯子的口径的大小。而6、7岁以上的儿童对这个问题一般都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即他们都同时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口径两个维度来决定杯子里水的多少。

  ②数量守恒

  实验中,先向儿童呈现两排一模一样的纽扣,在儿童同意两排纽扣的数量是一样的之后,将其中的一排纽扣间的距离拉开或者是压缩,问被试,两排的纽扣数是否相同。

  实验中发现,对这个问题,5~6岁儿童有时根据长度判断多少,有时会从密度判断多少,但仍未达到守恒。直到8岁左右的儿童才能根据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不受知觉形状改变的影响,达到数的守恒。

  ③长度守恒

  在儿童面前并排呈现两根同样的木棒,在儿童承认两根木棒长度相等后,把其中一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段距离,问儿童两根木棒的长度是否相等?

  如图所示:

  实验中发现,约8岁以后的儿童已不受知觉形状的影响,回答两根小棒仍是一样长。幼小的儿童受知觉形状改变的影响,会说上面的棒比下面的长或下面的棒比上面的长,说明他们还不具有长度守恒的概念。

  ④质量守恒

  向儿童呈现两个相同的圆球泥,然后当着儿童的面将其中的一个圆球形压成椭圆形,问儿童圆形的和椭圆形的哪个橡皮泥多,7岁以前的儿童,有的认为圆形的橡皮泥多,有的认为椭圆形的橡皮泥多。而7、8岁以上的儿童会认为两个泥球一样多。

  如图所示:

  二、实验结论

  皮亚杰的液体守恒实验、数量守恒实验、长度守恒实验和质量守恒实验表明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孩子基本形成守恒概念,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 但特有的属性不变。

  而在前运算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守恒观念,儿童的思维直接受到他所感知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状态,而注意不到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变化的过程,或者只注意到事物发展的某一个方面,不能同时注意到两个方面,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这个阶段还没形成守恒观念。

  因此,我们在教育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的教,促进学生守恒观念的形成。

  (习题请看下一页)

  习题

  1.(单选)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A.客体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参考答案:B

  2.(单选)皮亚杰认为,守恒是()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C

  3.小红知道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碗里,水没有变少。说明小红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C

  4.皮亚杰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是思维特点是( )。

  A.建立守恒概念

  B.开始出现去自我中心化

  C.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

  D.能够顺利解决抽象问题

  E.解决问题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

  参考答案:ABCE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