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军转干报考指导

首页 > 宁夏军转干考试 > 报考指导

2022年甘肃军队文职报名入口_报名时间_军队人才网

宁夏华图 | 2021-12-06 08:53

收藏

  宁夏华图教育军队人才网发布:2022年军队文职报名入口_报名时间_军队人才网。更多关于2022年军队文职报名入口_报名时间_军队人才网的考试资讯请关注宁夏华图教育。
  2022军队文职公共科目教材+题+1001题库+15天冲刺试卷6本

 

点击进入:2022军队文职报名入口

报名时间为2021年12月5日8:00至9日18:00


  报考条件

  (一)政治条件。报考人员应当符合军队招录聘用文职人员政治考核的标准条件。

  (二)学历条件。报考人员应当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报考在艰苦边远地区、岛屿的岗位,以及特殊岗位可不作全日制要求。驻艰苦边远地区、岛屿的单位定向招考军队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的配偶子女,未婚军队烈士的兄弟姐妹,以及现役军人配偶,除教学、科研、工程、医疗技术岗位外,报考学历要求可以放宽至大学专科。报考护理、艺术、体育岗位的,可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三)资格条件。报考人员应当具有招考岗位要求的职称和职业资格。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外,报考初级技术岗位,以及博士研究生报考中级技术岗位的,不作资格条件要求。

  (四)身体条件。报考人员应当符合军队招录聘用文职人员体格检查的标准条件。

  (五)年龄条件。报考科级副职以下管理岗位或者初级技术岗位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报考科级正职管理岗位或者中级技术岗位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

  (六)其他条件。在符合以上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具体报考条件由用人单位根据招考岗位需要确定。

  报考人员取得学历学位,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31日。

  招考程序

  (一)公布招考信息。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军队人才网(网址:http://www.81rc.mil.cn或者http://81rc.81.cn),向社会发布2022年全军公开招考文职人员信息。

  (二)报名及初审。报名时间为2021年12月5日8:00至9日18:00,报名资格条件初审截止时间为12月11日18:00,缴费截止时间为12月12日18:00。

  报考人员根据公布的文职人员招考信息,军队人才网报名,按照报名流程及要求,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和上传相关证明材料,选择用人单位和招考岗位,确认无误后申请报名资格条件初审。军委机关各部门、各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军队人才网报名系统对报考人员填报的信息进行初审,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一般2天左右反馈初审结果。申请报名资格条件初审以及初审的,不能修改报名信息或者改报其他岗位;报名时间内资格条件初审未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2021年12月9日18:00至11日18:00期间资格条件初审未的,不能改报其他岗位。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的报考人员即可缴纳报名费和选择考试城市,报名费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每门考试科目人民币5。报考人员缴费并打印出报名回执方为有效报名。报名缴费后不予变更报考信息和。

  对博士招考岗位,符合学历学位等规定报考条件且报名初审的报考人员,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审批后,可以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其中面试人员名单统一在军队人才网公布。这类报考人员报名初审后,不得改报其他岗位;2021年12月12日18:00前打印报名回执,不需缴纳报名费。

  对艺术、体育岗位实行先面试后笔试。报考人员根据全军统一发布的招考岗位计划和文体用人单位报考指南,先到用人单位报名参加面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报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资格,于2021年12月12日8:00至18:00登录军队人才网缴纳报名费和打印报名回执。

  资格条件审查贯穿招考工作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用人单位均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三)统一考试。报考人员可于2022年1月4日9:00至9日14:00,军队人才网打印本人准考证,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考试。

  全军统一考试于2022年1月9日进行,内容包括公共科目和1门相应科目,主要考核报考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基础。公共科目和科目考试大纲,可登录军队人才网浏览和下载。其中,科目考试大纲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理工学、农学、医学、图书档案学、艺术学、管理学等13类45个。对科目考试大纲没有覆盖的小语种和少数民族语言岗位,科目笔试按照相应语种语言本科教育教学大纲。

  公共科目考试时间:2022年1月9日9:00-11:00;

  科目考试时间:2022年1月9日14:00-16:00。
       备考资料:

  何为战争,为何而战?

  上下五千年,中华兵道蕴含其中,凭借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思想内涵、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邃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质的传统军事文化。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华兵道》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畅游浩瀚广阔的中国军事文化长廊,深度阐释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慎战止战的武德军威,起到了以古鉴今、全民国防意识的效果。这部纪录片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联合出品,在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播出后,因其对中华传统军事文化的深度透视和在创作视野格局上的开阔宽广,获得业界的广泛赞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两千五百多年前,“兵圣”孙武将他治国强军的见解置于《孙子兵法》的开篇,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国虽大,好战必亡”“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等朴素观念,植根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纪录片《中华兵道》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中华传统军事文化的形成基因、道德准则、价值追求展示出来,共分为战争篇、战略篇、作战篇、将帅篇、治军篇五大主题,10集内容又分别突出征战、慎武、知兵、庙算、形胜、谋攻、为将、 忠勇、统御、治军等核心观点,探究中华兵道的博大深邃,生动展示了中华传统军事文化特有的东方色彩。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军事文化源远流长。这部纪录片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追溯中华兵道的缘起、发展历程和传承轨迹。摄制组前往战争遗址实地拍摄,走进各类军事历史博物馆查找资料,采访多位历史文化学者、战史、当地村民,结合出土文物、影像片段和文史记载,叩开“时光隧道”的大门,开启中华兵道的文化之旅。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一个六千年前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生动形象地记录了鸟部落和鱼部落为争夺食物而爆发战斗的场景。五千年前,涿鹿之战结束了以部落为单元的社会制度,促进了华夏民族的产生,推动了华夏文明前进的车轮。武伐纣的牧野之战、秦始皇统一六国、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直到近代以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纪录片用中国历史上的大量战例,剖析了中国军人的尚武传承。“武”字可拆解为“止戈”之意。向往和平就要有遏制战争的能力。中国军人并不好战,所以其用兵之道不是穷兵黩武和炫耀武力,征战目的是为了民众解放、统一,为了华夏民族的根本利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传统军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纪录片不仅梳理了中华历史典籍中的战役战例,还展示了卓越超群的兵家人物、流传千古的兵书著作和豪迈悲壮的边塞诗词等中华传统军事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念。截至晚清,我国古代兵书已有3千多部。特别是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兵学,更是东方智慧的宝贵财富。这些兵学至今仍对战争有着深刻启示。纪录片并没有仅对兵学历史进行简单地回顾,而是挖掘出了其背后的递进脉络。谋略用在兵家,便生出万千攻防之策。长勺之战中的曹刿论战、马陵之战中孙膑的减灶计、燕齐之战中田单发明的火牛阵、赤壁之战中的火攻、好水川之战中诱敌的鸽哨……及至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上演金蝉脱壳的谋略大戏,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创造诱敌深入、正面反击、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奇迹,中华兵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史诗传奇。关羽、岳飞、戚继光、郑等古代军人“智、信、仁、勇、严”的将帅风采,姜子牙的“渭水对”、韩信的“汉中对”、诸葛亮的“隆中对”等纵观天下大势的战略谋划和战前预判,荆轲刺秦、专诸刺僚、田横岛五百义士慨然殉节、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等忠勇之举,在纪录片中都被精彩地呈现出来,铺展成一幅生动鲜活、荡气回肠的中华兵道画卷,无不彰显出中华民族历代军人的谋略智慧和胆魄血性。

  这部纪录片以真诚的创作态度、严谨的逻辑阐述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在观赏性和艺术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摄制组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边塞古道、关隘驿站等军事要地和战争遗址,在讲述战争历史时引用了即墨柳腔、莱芜梆子、山东坠子表演、巴山背二歌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表现古代军事建筑和作战行动时采取动画模拟还原、情景剧再现等方式,使观众对中华传统军事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总导演李黎在接受采访时说:“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用通俗的解读,来为我们的观众解释这段历史、这段战争以及军事人物,用实际画面、用精彩的访谈,来说明中华民族传统的军事文化的内涵。”

  在中华文明开拓进取的历史长河里,中华传统军事文化耀眼璀璨。忠勇为国,孝道于家,这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纪录片《中华兵道》从灿若银河的中华传统军事文化中采撷智慧精华,展现了中华兵道的生机与魅力,为广大官兵深入了解战争史、感悟胜战之道提供了鲜活教材。

  文章来源: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20-05/31/content_262706.htm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