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考试中,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概括归纳 都至关重要 。 概况归纳题在申论五大题型中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而且也是其中的基础题型 ,甚至可以说是题型 。 所以我们需要把概括归纳作为申论学习的着眼点,为后续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应用文写作以及文章写作提供重要 , 为此 熟练掌握概括归纳的方法可以说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其实在概括归纳题型中,较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要点找不全;:能找到与作答任务相关的信息,但不会提炼,规范词积累不够;第三:归纳要点的核心关键词时较困难。针对以上三个主要问题,笔者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所谓“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天赋的才能”。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在概括归纳题型中的问题,笔者在这里给大家一一进行分析。
对于要点找不全的问题 这个拦路虎。 首先,我们在阅读材料时,应当熟练使用阅读方法,也就是找关键词,即要素词、关联词、主旨句以及观点句。其中,同学们较容易忽略的就是关联词前后都是,也就是说只找到关联词前面或者后面的部分,而遗失掉另一部分。当判断出部分内容是与作答任务相关的信息时,可以充分利用关联词连接的前或后也极可能是答案要点,不遗落信息要点。其次,同学们可以总结,得出一些小规律。比如材料中出现分号表示并列、转折、因果和承接等,但是表并列关系居多;破折号一般表解释和补充说明;冒号表引出具体内容或表解释说明;顿号通常也表示并列。我们可以利用上述标点 符号来分析句子的行文逻辑,从而更加的对相关信息 进行 取舍。总之、所以、简而言之、综上所述等词语出现时表示总结。 在与作答任务相关的信息中,总结类的句子往往比较重要,需要格外关注。 以上方法相信可以解决大家信息要点找不全的问题。
对于能找到与作答任务相关的信息,但不会提炼要点的问题,也是同学们的一大痛点 。 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同学们在阅读资料时忽略了材料中给的提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家积累少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材料的提示,例如“等”后面连接的词语往往是对前面内容的概括,可以拿来使用;“即”连接的是对前面词语的解释说明;破折号后面是对前面的解释,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做题。对于规范积累的问题,同学们既可以平时做题来积累,比如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人才等;也可以多看看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进行积累,比如:前瞻性、预见性:一项政策、决定考虑到了事物的当前发展状况,更顾及了以后的形势;群策群力: 形容遇到问题时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出力想办法 ;盘活土地资源:实现闲置土地的产权流动与重组,达到生产要素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归纳要点的核心关键词的问题,同学们当然可以按照题目和材料提示处来进行分类,如若没有相关提示,则考虑事物的属性,比如:两分法,主体分类法,维度分类法以及五位一体法。若此时仍不能得出分类后的核心关键词,就需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如果是 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我们可以往 “方法”上去思考,进行分类;如果是实行主体在 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 综合素质,即才能、技能以及潜能等,往“能力”上进行分类;而如果是主体对人对事的采取的立场和看法,可以往“态度”这方面 思考,进行分类……其实,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注意多总结以及多积累,因为申论材料自身的灵活性与多变性,笔者在这里并不能一一枚举。
例如:“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10分)
要求:,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一、轻松感缺失:职业倦怠、压力大、焦虑紧张抑郁,放松和宣泄渠道少。
二、公平感缺失:不公平事实及其大量传播引发心理失衡。
三、安全感缺失:缺乏安全预期,担忧,迷茫恐惧,出现信任和诚信危机。
四、幸福感缺失:社会陌生感增加,归属感缺失,产生孤独感、无根感。
五、同情心缺失:对心理疾病有偏见歧视。
这是一道相对而言较简单的概括归纳题目,阅读材料我们会发现材料本身的逻辑是比较清楚的,共6段,段是整体的背景介绍,其余5段内容每一段体现出一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规范呈现答案内容即可,即……缺失。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按照材料本身提示进行分类。然后将每一条的核心关键词提炼出即可完成本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