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首页 > 宁夏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资料

2024宁夏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共同犯罪

网络 | 2024-02-28 09:18

收藏

  (一)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成立条件

  1.须2人以上

  2.须有共同故意

  (1)共同过失犯不成立共同犯罪。

  (2)共同故意与共同过失不成立共同犯罪。

  (3)同时犯不成立共同犯罪。

  (4)先后实施的相关犯罪行为,彼此没有主观联系的,不成立共同犯罪。

  (5)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不是共同犯罪。

  (6)事前无通谋,事后实施的窝藏、包庇、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或者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3.必须有共同行为

  (1)实行行为

  (2)组织行为

  (3)教唆行为

  (4)帮助行为

  (三)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

  1.主犯

  (1)概念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刑事责任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从犯

  (1)概念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刑事责任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

  (1)概念

  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是协从犯。

  (2)刑事责任

  对于胁从犯,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2)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注意:(1)无教唆罪。

  (2)教唆犯都是故意犯。

  练习题

  1.某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余元,交于朋友某乙帮助销售。某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赃物,而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某丙。某乙的行为是( )。

  A.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主犯

  B.不构成犯罪

  C.独立构成犯罪

  D.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从犯

  参考答案:C

  解析:题中,乙独立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盗窃行为已经既遂,结束。若事前甲与乙商量好:甲盗得摩托车后交由乙来销赃,则二者构成共同犯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二)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2).甲胁迫乙加入其盗窃汽车的犯罪团伙,后乙发现盗窃来钱快,反而积极主动参与犯罪活动,在一次盗窃汽车的望风中被抓获。在这次犯罪中,乙是( )。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参考答案:B

  解析:《刑法》第26条第1款:“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甲是主犯。”《刑法》第27条第1款:“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刑法》第27条第2款:“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本案由被迫转为积极主动,按从犯处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